下半年伊始 杭州、宁波、东莞楼市调控收紧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崔陆鹏

2020-07-13 22:03


杭州多个项目“万人摇号”屡屡引发关注、宁波诞生单价新高地块,东莞新房去化周期仅为5个月……当北京楼市尚处在恢复之时,南方多地楼市已迅速回暖。下半年伊始,上述三城先后出台房地产约束性调控政策,主力楼市平稳发展。
“东莞、杭州、宁波都是今年上半年房价涨幅较为明显的城市,调控的压力自然也水涨船高。”在易居智库研究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杭州、东莞、宁波等城市的新政说明调控并不是完全就是刺激,一些热点城市调控仍会升级。若出现各类炒房等现象,政策升级和收紧都是大概率事件。

杭州
21项目中签率低于5% 最低仅为0.5%
3月以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散,杭州楼市迅速复苏,单月住宅成交面积皆在100万平方米以上,且呈现逐月攀升趋势,6月更是达到了195万平方米,创近3年来新高。
楼市成交量迅速升温的同时,“万人摇”项目频现,尤其是高性价比项目,中签率极低。
据克而瑞发布数据显示,3月以来,杭州已有4个项目摇号登记报名人数破万;其中,6万人摇900套房、中签率不足2%的远洋西溪公馆项目曾一度引发热议。如果单单统计中签率,4个月内,杭州有21个项目摇号中签率低于5%,融创城0.5%的低中签率为其中之最。
与此同时,楼市的热度已传递着土地市场。3月以来,杭州共计出让75幅涉宅用地,成交总建面达773万平方米,整体溢价率高达22%,其中有近三成宅地拍至封顶溢价转入竞自持,4月萧山戴村地块更是以22%的高自持比例拍出。
政策
谨防投机性需求挤出刚需
7月2日,杭州发布商品住宅摇号新政,涉及高层次人才优先购房政策加绑限售期限、缩小“无房家庭”认定范围、加大对“无房家庭”政策倾斜力度、增加购房意向登记限制。

”新政实施后,部分投机性需求会受到抑制,高层次人才、非限购区户籍人口这两类人群的参拍热情会有所降低。“克而瑞机构研究员杨科伟告诉记者,真正的刚需群体将从中受益,尤其是限购区域内的无房家庭摇号中签率将有显著改善。

宁波
6月房价新房价格涨幅全国第二
根据国家统计局6月发布的70城房价指数,宁波5月房价涨幅居全国前列,其中,新房价格环比涨幅1.4%,位居全国第二;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1.1%,位居全国第四。
而根据中指研究院最新发布的6月百城房价榜单,长三角区域楼市复苏态势较为明显,宁波、嘉兴、上海、杭州等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居百城前列,其中,宁波涨幅1.33%,领涨全国。土地市场方面,在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1-6月全国土地出让金TOP20排行榜中,宁波以470.8亿元位列全国第13位。
进入6月,宁波的地市热度在优质土地持续入市的带动下进一步上升,每一次优质土地的出让均能吸引到众多房企参拍,于6月24日出让的鄞州明楼地块也不例外。从CRIC机构反馈的竞拍数据来看,该宗地吸引了12家竞拍主体,在经过495轮的激烈竞拍后,才被绿城拿下,成交总价达28.82亿元,溢价率为41.4%

政策
全程监督“买房摇号” 大力查处捂盘
7月6日,宁波四部门联合出台房地产调控新政,从调整土地竞价规则、扩大限购区域范围、强化金融监管、保障自住住房需求、强化市场销售管理等五个方面提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十条”新政。
同时,针对近期楼市热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如针对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摇号抢房”现象,《通知》明确“对公开摇号销售商品住房的,应当委托公证机构全程监督”;
针对限房价政策下房企非理性拿地问题,《通知》明确“对房价地价差低于正常水平的,强化项目全过程监管”,从建设规划许可、施工图设计审查、施工许可、施工过程、竣工验收,及商品房预售等全过程加强监管,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针对个别房地产开发企业捂盘惜售、虚假宣传等问题,《通知》明确“对捂盘惜售、虚假宣传、信贷资金违规入市等扰乱市场秩序的,加大查处力度”,着力营造公平有序、诚信经营的房地产市场环境。

东莞
新房库存下降34%
合富研究院指出,2020年上半年,东莞商住用地的供地数量大增,6个月时间内总共供应了25宗,对应约137.8万平方米的面积。无论是供应宗数,还是供应体量,均站上最近6年来同期的最高峰。

这25宗商住用地,最终成交了23宗;成交面积约126.9万平方米,同比大幅增长307%。土拍市场的热闹景象也造就了东莞愈发强劲的吸金能力——上半年,东莞商住用地成交金额达到401.7亿元,同比增幅近3倍。
2019年全年,东莞的商住用地吸金约374亿元,彼时已经达到历年最高。这意味着,仅半年时间,东莞卖地收入已经远远超过去年一年。
开发商集中在土拍市场热烈搏击的背后,是东莞新房“库存”告急。合富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东莞一手住宅库存面积约299万平方米,同比大幅减少34%。按照过去3个月平均消化速度测算,去库存时间仅需约5个月。
政策
3万平方米及以下商品房需一次性申请预售
7月2日,东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称,要求开发商应合理安排建设工期和销售计划,确保商品住房按期按量上市销售,加快形成市场实际供应。从8月1日起,申请预售或现售的商品住房项目,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及以下的,须一次性申请;总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分期申请的,每期申请的建筑面积须不少于3万平方米;尾期建筑面积低于3万平方米的须一次性申请预售。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房企人士告诉记者,“这样的调控加码,多少会起到适当降温作用。至于会不会打击企业的信心,具体要看执行力度。一旦相关部门严格监管,还是会产生影响,开发商可能要调整策略,比如根据后续的销售节奏、推货体量倒推来安排前面的施工时间、工程进度。”

房产家居

编辑:崔陆鹏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