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8 11:58
汉朝有位京兆尹董宣,素来刚正不阿,某次为了执行法令惹恼了皇帝的姐姐。长公主向皇帝哭诉,皇帝召他责问,董宣坚称自己没错。皇帝只好退一步,又说你虽然没有错,但是得罪了贵人,也应该磕个头,京兆尹依然不从,始终硬起颈骨,几个人压都压不下去。这是谢觉哉于几十年前在《解放日报》上给大家讲的“强项令”故事,“任何人的威胁,不屈,任何大头子说的情,不理。‘硬起颈骨来’。”
多栽花少栽刺,嘻嘻哈哈,和气生财,这是封建官场的顽疾。在今天少数党员干部身上,类似病症依然可见。有的人“脚踩西瓜皮,手抓两把泥”,听到问题当聋子、遇到问题装瞎子、碰到问题做拐子。还有的热衷于当“好好先生”,世故圆滑到了极点,工作中一旦遇到矛盾,在“尽好职责”“不得罪人”之间毫不犹豫选择后者。这样的“好人”面孔、“温情”形式,遮盖和包庇了许多“不好”的人和事,助长了庸俗哲学泛滥。“不愿得罪人”的观念,就像一副沉重的脚镣,束缚着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也败坏了一些地方和单位的政治生态。
“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账。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我们是为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那么,哪些地方的问题最大,哪些事情最难?当然是不得罪人就“揭不开盖子”的地方问题最大,不得罪人就推行不下去的事情最难。为官避事平生耻,“居官动谓迫于上官不得不从者,毕竟自己无真见而有私心也。”不敢得罪人,说到底还是怕自己官运受损、遭打击报复,为保一己之利罢了。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当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之初,不遵守法令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大多是公务人员”。谢觉哉公开撰文建议:“应罚的罚,应拘的拘”,后来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最进步的地方”,以“没有贪官污吏、没有结党营私之徒、没有萎靡不振之气”等“十个没有”而载入史册。曾经担任中央纪委常务书记的黄克诚,在抓党风上有一条重要经验:“不怕撕破脸皮。”跟随自己转战多年的老部下用公款宴请,他照样硬起手腕处理。当时的商业部长时常到北京丰泽园饭庄请客吃饭而少付钱,他派人查实情况后,不但通报全党,而且公开登报披露。这种硬起颈骨、撕破脸皮同错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的担当,也是我们党在工作中减少失误、取得成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
干事创业,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过分爱惜自己的羽毛,习惯穿着“隐身衣”,不敢斗争、不去斗争,总想去当“开明绅士”,对党的事业百害而无一利。相反,那些坚持真理有骨气的人,因为他们心中自有原则在、心中自有主见在,虽然短期可能被攻击,但日久见人心终将赢得肯定和口碑。
“为敢于善于斗争、敢于担当作为、敢抓善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撑腰鼓劲。”如何在严峻复杂斗争中考察识别干部,如上三条堪称硬杠杠。敢不敢为了人民的利益得罪人?党员干部们,不妨都来拿这块试金石验一验自己的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