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茶不宜”说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于文岗

2023-07-03 12:10 语音播报


茶,又曰茶茗,“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传统饮品,清淡高雅,功效独特。茶叶中含茶多酚、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等有机化学成分四百五十多种,含钙、铁、钠、锌、碘、硒等无机矿物元素四十余种。

中国是茶的故乡。陆羽《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始于秦汉,兴于两晋,盛于唐宋,并在漫长岁月中涵养出茶宴茶会、茶肆茶馆、茶庄茶行、茶事茶艺、茶书茶诗等等茶文化。茶的社会功能也很突出——以茶会友、以茶代酒、以茶为媒、以茶倡廉等等。

曾几何时,茶被视为不含铜臭的最体现君子之交的媒介,成为官场职场社会活动及亲朋好友相互赠予的经典礼品。然而,世风生变,近闻一位老同事讲,时下给官员或者上级送礼物不兴送茶叶,不仅不宜,且成了大忌。

为何?原因有几条,最是寓意不好。茶与“查”谐音,送茶也即“送查”。尤其不能送青茶,不可请人吃早茶。青茶者,“清查”也;早茶者,“早查”耳!另说乌龟也不能送,尤其不能送两只,有“双规”之寓。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谐音多多费思量,胡乱寓意实荒唐。若照谐音说开去,“表”与“婊”谐音,金镯玉镯象形手铐,谐音寓意都不好。照此而论,冬虫夏草也有毛病,虫者蛀虫,草者草芥,冬虫夏草成了害虫杂草……一切陷入荒诞。

忌讳何来?一是查出来的贪官污吏多了,那些未暴露的问题官员开始六神无主心慌意乱。二是从贪官家里确搜查出高档茶叶、金表玉镯等受贿礼品,更加剧了其疑神疑鬼。总结起来,无非做贼心虚,错把寓意当实意,有病乱投医。

谐音也好、寓意也罢,都是寄托一个愿景。正如明知“不如意事常八九”,却祝愿“万事如意”,当不得真。尤其认知不同,对各种寓意领悟不一。坊间说梦见棺材是要升官发财,可也有说是“丧事临门”;你说家种桃树“犯桃花”,可古来都说桃木辟邪。种种“俗话说……俗话又说……”或许是一些经验的总结,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离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陷入形而上学、教条主义,失去了意义。

寓意为虚,行事为实。譬如送茶,送给一个清官,完全可解读为“青芽,清雅”;若送给一个问题官员,或许就弄成“送查”“清查”。所以,衷心希望每位官员但行清廉,管它寓意!

杂谈万象,文论是非

编辑:汤华臻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