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剪窗花。佳节将至,家家户户剪纸花、贴春联的习俗自然少不了。记者在望京西园三区了解到,这里有一个成立了15年的剪纸班,学员平均年龄超过70岁。举办剪纸艺术展、定期请名师讲授剪纸技巧、自编自演剪纸类节目参与国际交流……剪纸班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生活,成员们还将剪纸带出国门,向世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志同道合学剪纸 古稀之年热情不减
一把小小的剪刀,在红纸间上下穿梭,不一会,一只只翩翩欲飞的蝴蝶、一朵朵含羞待放的牡丹就出现在眼前。家住望京街道西园三区的王国芸已经80多岁了,但她精神矍铄,剪刀到了她的手里,就变成了小精灵。
2005年,退休的王国芸爱上了剪纸这门手艺,一剪就是15年。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并热爱剪纸艺术,她组织并创办了社区剪纸班。目前,班上已有大约30名学员,平均年龄超过70岁,最长的已年逾90岁。“来参加剪纸班的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剪纸就是我们的精神食粮。”王国芸说道。
尽管年岁已高,但是大家对于剪纸的热情不减。“早上一睁眼想的是剪纸,晚上睡觉想的仍然是剪纸。”剪纸班成员王维昌说出了他对剪纸艺术的热爱之情。对此,王国芸也深有体会,“我喜欢上剪纸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做剪纸这种精细活必须得戴上老花镜,有时候坐在那一剪就是一下午,甚至晚饭都忘了吃,根本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
热情需要专业的引导,更需要与时俱进的新鲜感。为此,剪纸班还专门邀请了剪纸艺术家们为学员进行授课。十余年来,剪纸班的学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剪纸背后的民俗文化,更紧跟时事,在构思设计中融入新的元素,创作出一幅幅反映人民群众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的剪纸作品。同时,成员们将作品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喜爱剪纸的每一个人。
用剪纸庆祝节日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每当重大节日来临时,王国芸就会在社区组织剪纸班的学员们制作展板或者举办剪纸作品展览。端午节,剪纸班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剪“五兽”。奥运、七一、国庆,每逢重大节日、纪念日,成员们都做专题剪纸展示。春节时,他们还会为社区剪吉祥团花,贴在大厅的玻璃窗上,让欢乐、吉祥、幸福的气氛充满各个角落。
剪纸班不仅在社区弘扬民族剪纸文化,丰富社区居民生活,还自编自演节目“剪纸情”参与在望京举办的国际交流活动。还有不少学员把作品带出国门,参加国际文化节,向国际友人介绍这项传统手工艺,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
如今,剪纸班的不少成员已是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朝阳及东城等区的区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他们的作品多次参加各区、北京以及全国的比赛并获得奖项,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剪纸的魅力。
文/周鑫 通讯员 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