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小朋友大鹏一日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陈叔叔3.24
“谢谢陈叔叔,小朋友开始上网课啦”——某兔(笔名) 3.24
“小盆友,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陈叔叔 3.26
“谢谢陈叔叔,每天都太感动了”——某兔3.26
这是海淀的一处集中医学观察点
陈叔叔和一名10岁学生暖心“祝福日记”
陈叔叔每天为她送上一份零食
零食上的便签纸
每天记录着不同的暖心祝福
被这名学生称为陈叔叔的是海淀区卫生健康委派驻医学观察点的负责人陈麓,考虑到还是一名10岁的孩子,孩子每天还要上课、练习艺术体操,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陈麓选择“祝福日记”这种方式送上暖心的祝福,这让这名学生和她的艺术体操教练陈女士非常感动。
这名学生的笔名叫“某兔”,此前出国比赛交流,于3月15日回国接受集中观察。因为年纪还小,她和她的老师陈女士在一个房间接受观察。观察期间看似漫长。不过对于“某兔”和陈女士来说是非常充实的,还养成了规律的作息饮食习惯。
每天,“某兔”的时间都被排的满满的,三餐、体温测量定时开始。一天的时间,既要学习校内外文化课,也要练习艺术体操,还通过视频课件和其她队友连线训练,保持体能和柔韧。虽然房间大小有限,没法代替体育场馆,但压腿和地面练习是完全没问题的。用陈女士的话说:“比自己宅在家更能养成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别看“某兔”才10岁,小小年纪的她已经是一名具备丰富比赛经验的小选手,曾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体操比赛年级组冠军。对于艺术体操,“某兔”是发自内心的喜欢。陈女士说:“这样的心态去练习完全是不一样的。”就连在吃饭和休息的时候,还会播放艺术体操或芭蕾舞的视频。
除了工作人员每日送上的一日三餐及水果等,“某兔”每天还能收到一份特别的祝福,就是陈麓为她准备的一份零食干果和便签纸上的暖心日记。陈麓说:“孩子小,重在鼓励、安抚,让孩子每天都能够有所收获,观察期间不受情绪的影响。”
对于这份祝福,“某兔”和陈女士非常感动。陈女士接受采访时不禁感慨,工作人员真是太辛苦了,她在入住第二天还特意电话致谢观察点的工作人员们,“打电话就是要跟你们说声谢谢,从机场到医学观察点这一路上的点点滴滴我都看在眼里,你们的照顾让我和学生感到无比安心和踏实...”
陈女士说:“衷心感谢观察点所有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尤其是看到我们房间有小朋友,工作人员还经常给我们送温暖、送祝福,每天送餐的两位工作人员还总要嘱咐小朋友要多喝水多吃水果,隔着口罩和防护服并不知道两位工作人员长什么样子,但是对他们的声音特别熟悉。”
3月30日,是“某兔”和陈女士结束观察的日子。工作人员为她们发放了解除医学观察通知书。
在现场,“某兔”和陈女士连声对工作人员表达感谢,“某兔”还在现场展示了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以表心意。“你们健康平安是我们最大的心愿,都加了微信,以后常联系”。这样的场景下、这样的对话,她们俨然和工作人员们已经成为了家人、朋友。
陈女士最后还不忘深情流露,“比起已经在抗疫一线工作了几十天的大家,隔离十几天的我们真的叫做‘躺着就是对战胜疫情做贡献’了,愿我们都可以笑对困难,珍惜时光。”
王永生 刘茜文
王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