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颐和园日历,上市啦!
2020-10-13 10:5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感受古典园林文化魅力 传承匠心独运工匠精神

为纪念颐和园建园二百七十周年,文物出版社和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共同推出《颐和园日历·2021(长廊彩画)》,这是继去年推出《颐和园日历·2020(二十四节气)》之后,再次重磅打造的颐和园日历系列图书之一。

长廊是颐和园的著名景观建筑之一,坐落在颐和园万寿山南麓、昆明湖北岸,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邻水而建,并随地势绵延起伏。其全长728米,共有273间,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游廊。长廊像一条美丽的飘带,将分布在湖山之间的楼、台、亭、阁、轩、馆、舫、榭有机地联缀成为整体。

长廊以其丰富绚丽的苏式彩画而闻名于世,它的每个建筑构件上都绘有大小不同的彩画,内容涵括了人物故事、山水风景、花卉翎毛、亭台楼榭等,共计14000余幅。1990年,长廊以杰出的建筑和丰富绚丽的彩画被收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此次推出的《颐和园日历2021年(长廊彩画)》就是对长廊彩画这一艺术瑰宝进行的文化创作。日历中亮点突出、看点纷呈,有如下五大特点:

第一,便捷导览,慢赏园林。

日历依照长廊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的顺序进行排版,便于游客在长廊漫步、细品彩画的同时,可以按图索骥,方便快捷地找到彩画的位置,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化故事。

翻开日历首页,采用颐和园藏民国时期一幅全景鸟瞰图作为导览图,以水粉的艺术创作形式,精准划分出九个游览区域,其本身就是一件色调淡雅的绘画艺术品。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近有长廊精巧惟妙,远有西山蜿蜒起伏,上有万寿山烟峦叠嶂、佛香阁威严壮观,下有昆明湖水波清且涟猗,让人还未走近,便能感受历史,仿佛已走进颐和园。

第二,类别齐全,解读园林。

这是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廊,它的每个建筑构件上都绘有大小不同的彩画,涵盖了颐和园内建筑彩画的全部类别。我们从中甄选了332幅最为出色的包袱彩画,这其中包含人物故事彩画252幅、山水风景彩画18幅、花卉翎毛彩画52幅、建筑线法彩画10幅。除此之外,还特别挑选了长廊古建筑和彩画科普小知识彩画53幅,景观摄影图片21幅,线描立面图9幅,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示颐和园长廊彩画的魅力,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由颐和园研究人员对这些画作进行深入解读,力求找到彩画的原图资料加以佐证,并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校审,确保向读者传递正确的文化信息。

第三,文化深厚,品鉴园林。

长廊是一条艺术的画廊、故事的长廊,这里间间都有彩画,步步都有故事。其中以人物故事画最为精彩,这其中大多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封神演义》中的故事,还有万字、寿字、葫芦、蝙蝠等各种图案以及麻姑献寿、松鹤延年、一路连科等极富吉祥寓意的绘画作品,无不寄托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长廊彩画中还有大量描绘江南山水、林泉风光、亭台楼榭的作品,人们翻看日历便可走进画作中的美妙意境,或夕阳衔山之时,或朝日初生之日,或雨中信步其中,或雾中穿行而过,无不赏心悦目,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魅力所折服。

第四,精湛技艺,创作园林。

在深入解读彩画内容的基础上,书中还增加了长廊古建和彩画小知识,如长廊为什么要绘制彩画、不同颜色所使用的颜料来自哪里、不同的建筑构件上绘制什么样的彩画等等,让古建研究这个原本深奥而枯燥的事情,增添了鲜活的生命力和科普性、趣味性,从而更为大众读者所喜闻乐见,了解长廊彩画绘制背后能工巧匠们的精湛技艺。

第五,设计古雅,传承园林。

长廊是一条艺术的画廊、故事的长廊,这里间间都有彩画,步步都有故事。其中以人物故事画最为精彩,这其中大多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封神演义》中的故事,还有万字、寿字、葫芦、蝙蝠等各种图案以及麻姑献寿、松鹤延年、一路连科等极富吉祥寓意的绘画作品,无不寄托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长廊彩画中还有大量描绘江南山水、林泉风光、亭台楼榭的作品,人们翻看日历便可走进画作中的美妙意境,或夕阳衔山之时,或朝日初生之日,或雨中信步其中,或雾中穿行而过,无不赏心悦目,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魅力所折服。

希望这本日历可以帮助到读者朋友们更多地了解颐和园长廊彩画的相关知识,更深入地了解颐和园的文化内涵,感受和传承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绘画技艺和工匠精神。更希望大家带着这本日历走进颐和园,来切身感受颐和园长廊的真实魅力。

图文来源:文物出版社、颐和园微览

图文编辑:颐和园宣教

*版权归颐和园所有,转发请注明出处


作者:

颐和园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