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西琉璃厂,再一路漫步南新华街,踏进安徽会馆感受京剧名伶的国粹回响……
椿树街道不大,却总能给你精致的美感和体验,别有一番韵味,今天让我们一起感受西城的。
“椿色椿光”
路线:西琉璃厂、南新华街、后孙公园胡同、骡马市大街······
距离约1.2公里。
第一站——西琉璃厂古文化街
闻名中外的京城琉璃厂文化街,起源起于清代,当时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此在这里出售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较多,形成了较浓的文化氛围,所以这里经营古玩字画的店铺很多。
如果你是一个古玩爱好者,或者对中国字画等古文化感兴趣,那么琉璃厂是你必去的文化街。虽然这里是一条商业街,但是不可否认几百年历史沉淀带给她的文化氛围。
地址:西城区琉璃厂西街
第二站——南新华街
南新华街南起两广大街虎坊桥路口,北至前三门大街和平门路口。南新华街因位于新华门之南而得名,它与琉璃厂街十字相交,延续文脉,成为老北京的“文化一条街”。
南新华街古迹众多,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堂;出现了中国第一家照相馆泰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繁华的市井,浓浓的文艺气息,这条街上都能找到。
地址:西城区南新华街
第三站——安徽会馆
素有“京城第一会馆”美称的安徽会馆,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会馆占地9000平方米,有左中右三路套院,每路有五套四合院,附设花园。古色古香的楼坊、冰盘檐和彩绘,随处可见的京剧脸谱墙体浮雕……这座百年历史的建筑让人充满遐想。
会馆的戏楼是旧京四大会馆戏楼之一,声名远播。自2003年起,椿树开始举办“椿树杯”京剧票友邀请赛,安徽会馆为广大戏迷们提供了参与的舞台。
地址:西城区后孙公园胡同3号
第四站——中国书店“船楼”
在虎坊桥十字路口的西北角,有一座高4层,占地1100余平方米的“船”形大楼。大楼设计新颖独特,外观前卫典雅。这座大楼就是建于1920年的京华印书局,如今是中国书店的办公大楼。
整座大楼的造形虽然受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影响,但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现代建筑的主要特征。这里有时尚店铺,也有文化展览,走进这里,就像跨越了一个世纪,感受着这座古建带来的新潮。
地址:西城区南新华街177号
第五站——福州新馆
福州新馆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是林则徐和福建籍在京官员筹资购置的同乡会馆,也是林则徐在京任职7年(1813-1820)期间的重要活动场所。
同很多文物一样,福州新馆后来成为大杂院,2019年福州新馆启动修缮,修缮后作为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使用,焕发生机。
去年12月,随着《禁烟英雄林则徐》主题展的开幕,林则徐故居福州新馆修缮后正式对公众开放。北京又增添了一处依托历史遗迹“让文物活起来”、让人民走进来的文化空间,留住了这里的老砖、老瓦、老物件、老风貌、老韵味。
地址:西城区骡马市大街51号
第六站——京报馆旧址
走进魏染胡同,有一栋坐东朝西的两层日式灰砖小楼,外表简洁大方,在鳞次栉比的平房群落中格外显眼,这就是京报馆的旧址。楼门的上方镌刻着三个已显斑驳的行楷大字“京报馆”的门额,这是京报的创始人邵飘萍的手笔。
小胡同里办出大报纸,《京报》在中国媒体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报馆及其附属建筑的保护利用意义重大,目前京报馆正在有序修缮,修缮完成后,将建邵飘萍纪念馆对外开放。
地址:西城区魏染胡同30号
第七站——林白水故居
流水幽静、花墙雅致,中厅影壁上的“有如白水”,彰显着烈士气节……这里是由林白水故居改建而成的街道公共图书馆,为附近居民提供了难得的心灵休憩空间。其完整的两进四合院规制,又被读者们骄傲地赞誉为“在全市都算独一无二”。
自2018年9月20日正式运营,椿树书苑已陪伴读者走过整整两年时光。这里的图书均参照首图系统进行类别设置,用首图读者卡就能实现通借通还。除了常规借阅,亲子阅览室更是特别受孩子们欢迎。
西城区骡马市大街9号
从翰墨书香到国粹唱响,从百年古建到新时代的特色阅读空间,这里有历史的沉淀也有新生,沿着椿树一路慢慢走来,你能发现她不一样的美。冬日漫步,不妨来这里邂逅好时光。
漫步西城,下一次遇见在哪里呢?
我们再会。
文字:樊鲁阳
图片:椿树街道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