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202封珍贵电报手稿首次展出
2020-12-25 17:3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12月18日,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香山革命纪念地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由中央档案馆、北京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香山革命纪念馆承办的“红色电波中的领袖风范——毛泽东同志香山时期发布电报手稿专题展览”开幕。

在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展厅里,202封珍贵电报手稿、62件(套)珍贵文物、50余张历史照片,分为6个部分、17个专题,展现了毛泽东在香山居住的181天。

再现中共中央“为新中国奠基”伟大历程

“红色电波中的领袖风范——毛泽东同志香山时期发布电报手稿专题展览”位于香山革命纪念馆一层专题展厅,共分为高瞻远瞩革命到底的政治远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韬略,革故鼎新独立自主的世界眼光,立党为公从严治党展的领袖品格,执政为民人民至上的公仆情怀,殷殷关切情深意长的伟人风范6个部分、17个专题。此外,展览还着重复原展示了“双清别墅毛泽东同志办公室”“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处”“北平街头捷报频传”“人民的胜利”等历史场景。

展览以毛泽东同志香山时期发布的202封珍贵电报手稿为主要载体,通过讲故事的方式,选取反映重大历史节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决策的电报手稿,辅以珍贵历史图片、文物、文献等,精心选取国共和谈、捍卫国家主权、工作作风优良、领袖崇高风范等专题进行展示,展现了“两种中国之命运”的关键抉择与“建设新中国”的沧桑巨变。

据了解,毛泽东同志香山时期发布电报手稿展是香山革命纪念馆开馆以来首个专题展览。展厅的序厅中就展示了这样一份电报:1949年4月30日,南京解放后不久,远在北平香山的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名义发出的“关于高级领导机关对下级应加强文电等问题的指示”。在电文中,毛泽东同志生动地总结到:“一个负责人半小时可以写一个电报,一小时可以写一个通令,一天、两天、三天或四天工夫可以经过电台传达到各军、各师、各团,各省、各市、各县,有文字为凭,有范围可守,又迅速,又使下级有所遵循。”这体现了毛泽东同志把“有文字为凭,有范围可守”作为一项指令、一种要求、一个规定,下发全党严格执行和推广。

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此次展览是一个用心打磨、视角独特、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品展览,以毛泽东同志香山时期发布电报手稿为题材,进行全面集中展示和深入解读,尚属首次。观看展览的观众深情地说,展览通过深挖电报文稿字里行间的历史细节,生动阐述了全国解放前夕一系列重大事件、重大战役、重要人物与香山的渊源,再现了中共中央在香山“为新中国奠基”的伟大历程,充分彰显了毛泽东同志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人民领袖、军事统帅的伟人风范。

35处电文导读提供互动体验

如何读懂一份电报?刚一进入展厅,讲解员就向观众讲起了电报格式特点:“电报落款的日期,一般用地支代月、韵目代日。”为了使参展观众对电报内容易看易懂,对书法字体便于欣赏,在吸收既有研究成果和材料整理的基础上,展览设置了手稿电文查询系统;围绕解读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历史背景,设置了35处“电文导读”;还专门设置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三年战绩查询系统”“电报朗读”“发报互动体验”等同展览主题相契合的互动展项,制作了专题展览主题宣传片,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全方位的观展体验。在展厅中,有的观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听到了有声电文,还通过模拟摩尔斯电码的形式,亲手发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电文。

在现场,细心的观众发现,本次展览将伟人手稿使用画框装裱,作为艺术品进行陈列设计,采用场景复原、壁式景观、雕塑、多媒体、人机互动装置等多种展现手法,在参观线路、图文版式设计等方面都做到了精心设计和处理,既形象地展现了毛泽东同志的领袖风范,又直观地展示了毛泽东同志高超的书法艺术,集政治性、思想性、创新性和艺术性为一体,是有效传播香山革命精神的有益尝试。

此次展览是深入挖掘香山革命精神内涵的生动展示,是彰显香山革命精神时代价值的鲜活载体,是打造红色文化交流互鉴的开放平台。香山革命纪念馆编辑研究部牵头人、专题展览内容设计负责人都斌介绍,“此次展示的电报手稿均在《毛泽东年谱》《毛泽东文集》等权威出版物中刊载过,为中央档案馆提供的高仿真复制件。”香山革命纪念馆将进一步弘扬香山革命精神,运用恰当的艺术展现形式和新媒体传播方式,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让展览承载的革命精神走入百姓心中,缅怀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全中国、筹建新中国的丰功伟绩,进一步彰显香山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

作者:李洪亚


作者: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