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00
“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正式开放啦
■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位于朝阳区豆各庄地区,面积近2000平米,室内共三层。
■中心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宗旨,共有藏品一万余件,其中国家级非遗藏品10余件、市级藏品20件、区级藏品97件,优选千余件展品、7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代表性传承人成果在馆内进行展示。
☞别具一格的开幕活动
朝阳区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特别准备了别具一格的开幕活动,我们可以欣赏到中国爱乐青少年交响乐团贝多芬第五钢琴小提琴鸣奏曲《春天》第一乐章,朝阳区国声京剧团的《梨花颂》,快板刘文化大院的《劝人方》……诸多精彩节目,让人大饱眼福~
☞最全参观路线来啦!
朝阳区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室内展陈分地上两层、地下一层。一层名为望重桑梓,包括日坛礼记、意匠制造、邻家学堂、锦绣人间共四个部分。二层名为宅兹朝阳,包括惠而好我、本土名物、金铃敢当、齐化礼物、万镜之屋共五个部分。地下一层名为绵绵瓜瓞,出自《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意为如同一根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一样,表示藏品内容丰富多样。
大家可按精心设计的参观路线进行观展。
✔日坛礼记
布置了古代皇帝在日坛祭日的祭祀器具及朝服柜等物品,展现了帝王在日坛公园祈求风调雨顺的仪式。
✔意匠制造
空间内有木匠工具、榫卯结构等各种非遗物品制作工具,今后将打造成为手工工作坊。
✔邻家学堂
用于举办交流展示活动,空间内收藏了非洲酋长乐器、日本达摩不倒翁等各种具有各地文化价值的展品。
✔锦绣人间
收藏了朝阳评剧团历代凤冠、戏服等戏剧相关物品。
✔绵绵瓜瓞
以非遗传承人作品为主,收藏了竹编烫样的朝阳门、明月堂杨青九嶷派古琴、北刘动物标本、聚缘号弓箭等非遗传承人作品,还有文化馆冥宅地契、麦秸挂签等颇具文化价值的老物件。
✔惠而好我
展示了民国时期的嫁妆马车、龙凤轿、宫灯等古代婚嫁物品。
✔本土名物
展示花丝镶嵌孔雀、点翠饰品、快板、骨铃、琴书鼓、鸳鸯板、太湖石等颇具历史价值的朝阳区非遗作品。
✔金玲敢当
为观者介绍了祖狮、太狮、少狮的关系,梳理了狮子文化中的传承脉络。
✔万镜之屋
为文化馆品牌展品最新一代的“漂亮的兵马俑”,新一代兵马俑灯对人物结构、衣着服饰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更加自然生动立体。
✔齐化礼物
得名于齐化门,意为朝阳礼物,内有陶艺、瓷器、泥塑等非遗周边物品,空间设置为帮助传承人与商业结合以及非遗再物质化创造。
朝阳区文化馆馆长徐伟说:“在非遗传承中心设计之初,就立足结合朝阳区非遗特点,把日坛祭日、朝阳评剧团作为展陈内容,也把收集的法国面具、非洲乐器、缅甸木偶和日本不倒翁等内容,单独设立‘国际文化交流成果’展览。这些内容是朝阳独有的。非遗传承中心不是停留在某一个人或技艺上,我们更希望将传统非遗文化与当下流行趋势相结合,吸引年轻人为主的各层级群众主动参与、反复到来。”
参观咨询电话:樊女士 17600512700
(问询时间:9:00-17:00)
朝阳区自200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共完成了10类27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查建档工作。截止到目前,已有非遗代表性项目127项,其中10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个项目被列入北京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9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人。
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将传统非遗文化与当下流行趋势相结合
今后将对市民开放参观
打造成为朝阳区非遗保护传承
网红打卡、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朝阳区文化馆微信号
视频来源: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部分图片来源:马宇晗、张正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