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红色游 | 探寻红色印迹 聆听红色故事
2021-06-21 14:0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百年里,北京的历史名园见证了许多重要时刻,留下了许多红色印迹,存续着9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0余处红色文化资源。在建党一百周年到来之际,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汇总市属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线上讲解、AR游览等方式,为游客市民提供线上党史学习教育生动课堂。

香山公园“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旧址

双清别墅、来青轩等8处革命旧址,位于香山公园南麓。建国前夕,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进驻香山,双清别墅是毛泽东同志办公居住地,来青轩是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同志办公居住地。2019年,香山8处革命旧址与香山革命纪念馆合称更名“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一并纳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范围。

香山公园 双清别墅
香山双清别墅会议室
扫描二维码 线上参观↑

陶然亭公园 慈悲庵

慈悲庵位于陶然亭公园湖心岛西南处,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在北京开展秘密活动的场所之一,“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先驱者都曾在此进行秘密的革命活动。1979年,慈悲庵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3月,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

从2020年3月开始,陶然亭慈悲庵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进行保护修缮。今年6月1日起,慈悲庵院落以及“先驱者的奋斗——慈悲庵党的早期革命活动专题展”正式对外开放。

陶然亭公园 慈悲庵
慈悲庵 党的早期活动专题展
扫描二维码 VR观展

陶然亭公园 高君宇烈士墓

高君宇烈士墓位于陶然亭公园湖心岛锦秋墩北麓。高君宇是中国共产党北京早期组织成员之一,参与组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首任书记,曾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为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建者。1925年因病逝世,葬于陶然亭湖畔。1987年高君宇烈士墓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20年3月,北京市将高君宇烈士墓列为“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进行保护修缮。高君宇烈士墓是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大众每年都会来此缅怀先烈。

高君宇烈士墓
扫描二维码 追寻红色印记

中山公园 来今雨轩

来今雨轩位于中山公园内,建于1915年。20世纪二十年代前后,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1919年7月少年中国学会成立后,李大钊、周恩来、邓中夏、高君宇等多次到来今雨轩参加学会的聚会、座谈会,阐明政治主张。1920年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后,李大钊多次来到这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88年,中山公园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3月,北京市将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列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进行保护修缮,对外开放,内设“少年中国学会专题展”“文学研究会专题展”,设京味文化体验区和红色文化阅读区,重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茶社特色经营风貌,营造沉浸式体验中国共产党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场景。2021年,被评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来今雨轩茶社
少年中国学会主题展区
文学研究会主题展区

 

扫描二维码 探寻来今雨轩的红色印记↑

颐和园 耕织图景区

耕织图位于颐和园西北部,其前身昆明湖水操学堂是中国最早创办的近代海军军事教育机构之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引进西方军事科技、经武强军的愿望,最终在腐朽的封建统治中被扭曲了军事教育宗旨,见证了中国近代海军史乃至近代中国的命运。院中陈列的蒸汽轮船“永和轮”,为日本政府送给慈禧的礼物,是晚清封建帝制腐败统治软弱无能的历史见证。2005年,耕织图水操学堂被评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颐和园 耕织图景区
永和轮
扫描二维码 了解耕织图的历史变迁↑

颐和园 益寿堂

益寿堂位于颐和园万寿山东麓,是中共中央进驻北平的首个落脚点和会见、宴请民主人士与其共商国是的地方。现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设“古都春晓——寻访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之路”主题展览。

颐和园 益寿堂
益寿堂展览
扫描二维码 VR观展↑

北京植物园 樱桃沟 “一二·九”运动纪念地

“一二·九”运动纪念地位于北京植物园樱桃沟,是为了纪念1935年12月9日发生在北平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而建,由三座三角形小亭及“保卫华北”石刻组成。单独三角形反映“一二·九”运动时期在此举办军事夏令营时露营帐篷的缩影,三个三角形组成一个立体的“众”字,代表广大民众的觉醒和人民众志成城抵抗侵略的决心。“保卫华北”石刻由当时参加军事夏令营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学生共产党员所凿刻,表达了青年抗日救国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念。

“一二·九”运动纪念地现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设有系列雕塑和“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爱国情怀”主题展览。

“保卫华北”石刻
“一二·九”运动纪念亭
扫描二维码 了解红色故事↑

天坛公园 神乐署外广场

1919年3月,中央防疫处在天坛神乐署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防疫机构。1926年中央防疫处研制出预防天花病毒的牛痘苗株,这是中国人在实践中筛选出的第一株病毒苗株,被命名为“天坛株”。七七事变后,神乐署被日军占领,利用原有设备设施组建细菌战基地“华北派遣军防疫给水部”,1939年更名北支(甲)第1855部队,是继731部队之后在中国建立的第二支细菌战部队。

为了铭记历史、不忘国耻,1997年,北京市委宣传部在凝禧殿前建立“国耻纪念地标志碑”,并在神乐署署门外广场北墙镶嵌2块纪念牌。现神乐署署门外广场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天坛公园 侵华日军细菌部队遗址
扫描二维码 云游红色天坛↑

玉渊潭公园 中国少年英雄纪念碑

中国少年英雄纪念碑座落在玉渊潭公园南部,是一座专门纪念全国少年英雄的纪念碑。1984年,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和辅导员代表会议”,决定在玉渊潭公园建立中国少年英雄纪念碑。会后全国少工委开展了“学英雄 建丰碑”活动,全国16万所学校的1300万名少先队员通过小种植、收废品等劳动,筹得20万元捐献给纪念碑建设。1990年5月,中国少年英雄纪念碑及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少年儿童运动史的群雕落成。 中国少年英雄纪念碑现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众多中小学生在此开展护碑行动和少先队活动。

玉渊潭公园 中国少年英雄纪念碑
开展护碑活动
扫描二维码 线上观展↑

作者: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