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杨倩夺得东京奥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首金”!随后捷报频传,截至25日晚,中国在东京奥运会摘得6金1银4铜!他们以青春之我成就中国骄“奥”!
在当代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下,我们也时刻不忘革命先辈的革命史,那些扎根在我们心头的民族精神,那些燃烧在我们心头的民族火焰,那些氤氲而生在我们心头的强大民族凝聚力。
本期将带您继续追寻播火者足迹,走进李大钊——《樟木书箱》,探索樟木书箱背后的故事。
这对书箱形状和大小基本相同,书箱为樟木原色,长 51 厘米,宽 42 厘米,高 31 厘米,木质纹理清晰,箱盖四角青铜镶嵌。
两侧有提拉的扶手,便于托运。
樟木能防蛀虫,李大钊总是喜欢把珍贵的书籍和文献资料收藏在樟木书箱里。
1927年4月,先生不幸被捕。在狱中自述中写道 ,“钊夙研史学,平生搜集整理东西颇不少,如已没收,尚希保存,以利文化。”
但是,凶残的敌人不顾李大钊的遗愿,将他保存在书箱里的书籍付之一炬。
这个樟木书箱是先生到广州参加国民党“一大”时买回来的,是促成国共合作的历史见证。据介绍,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即着手分析中国的具体国情。1922年,党的“二大”指出,为了实现反帝反军阀的革命目标,必须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
从1922年到1924年间,为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李大钊频繁奔走于大江南北,三赴上海、两下广州。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李大钊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五名主席团成员之一,也是共产党人中唯一一个主席团成员。
多年间,这个樟木书箱一直伴随着李大钊先生读书求真知,务实求真理。
先生牺牲后,夫人赵纫兰把他的遗物视为珍宝,将这对书箱带回故乡乐亭。
樟木书箱香气经年不散。
100年后的今天,这份“香气”历久弥新!
如今,木痕上早已留下了时光流逝的痕迹,但先生誓要“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的决心,坚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信念代代相传!
倘若可以穿越时光,通过樟木书箱为先生留一封信,那便是:感谢先生在救亡图存中上下求索,“可爱中国”如您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