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北京汛期高速公路确定易积水点位34处,重点要注意这几处!
2021-07-28 18:1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导读

进入6月以来,北京降水量比往年明显偏多。为应对强降雨天气,全市交通行业未雨绸缪、周密准备、严阵以待,针对城市道路及山区道路重点路段提前预置力量,加大巡查力度,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险情并及时处置,全力确保道路通行顺畅,市民安全出行。

7月21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安全监督与应急处四级调研员徐兴伟、北京首发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于保华做客《一路畅通》“治堵大家谈”栏目时,重点给大家介绍了高速公路应对汛期的一些情况及安全出行提示。

北京今年总体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2成

2021年5月16日,北京市正式进入汛期,今年汛期较以往提前了半个月。北京首发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于保华今天做客《一路畅通》“治堵大家谈”节目时介绍称,入汛以来,北京地区的降水量明显高于往年,应该说今年的天气气候主要呈现了两方面特征:一是降水频次高,总体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和2020年同期偏多2成左右,出现大雨及以上量级降雨的天数比常年同期偏多;二是极端天气增多,局地暴雨、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更加突出、多发,容易诱发各类地质灾害。对于高速公路的汛期出行保障来说,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

△资料图

确定易积水点位34处,重点关注这几处

于保华称,北京地区高速公路分布范围广,地域内既有高填方路段、深凹槽路堑段,也有跨越山区的大型桥、隧易滑坡路段,给防汛工作增添了不少压力。结合往年情况,今年汛期确定易积水点位34处,重点巡视路段47个。易积水点位主要分布在:京港澳高速、京平高速、六环路、京藏高速上。重点巡视路段主要包括京礼高速、京藏高速、京承高速山区段、六环路高填方路段以及泵站周围路堑路段。

重点关注的几处点位有:

  • 京礼高速山区段部分隧道口,这条高速公路通车后还未接受雨水考验,因此作为今年防汛工作重点关注点位。

  • 京藏高速K12+800回龙观,此处为低洼路段,汇水面积较大,遇较大降雨时,边沟排水能力有限,易形成积水。

  • 京新高速K14+700南玉河东桥,降雨较大时,易造成通道桥下短时滞水。

  • 京港澳高速南岗洼路段往年发生过积水,改造后的泵站还未经受过较大降雨考验,今年也作为一个防汛重点关注点位。

此外,针对副中心区域周边道路,在通燕高速常屯收费站设置应急保障点,配备抢险人员12人、水泵2台、编织袋2000个,保障副中心道路汛期安全畅通。针对环球影城周边新开通10条匝道,共计11.5公里道路,汛前对排水走势及下游河道进行摸排,同时对沿线边沟,雨水井、泄水孔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排水畅通。

进入汛期

高速公路如何保障出行安全

于保华还介绍说,进入汛期,高速路养护也制定了一些针对雨情的措施:

  • 一是分级响应,严格执行四级防汛模式。每日由公司防汛办公室根据天气预报情况发布备勤指令,各保障组接到备勤通知后,1小时内到岗。凡中雨以上天气启动二级和一级保障响应,各保障队共计170名值守人员到34处易积水点位进行现场值守。

  • 二是加强布控,全面压实防汛工作责任。养护公司成立了专门的防汛应急指挥部,下设1个防汛办公室,5个保障组、4个应急抢险大队,17个抢险分队,分布在北京各个区域,分片负责19条高速934公里道路的防汛工作。

  • 三是强化疏排,提高防汛能力。汛前和汛中,集中对管辖范围内的边坡、桥梁、涵洞等构筑物以及边沟、泄水槽、泄水孔、雨水口、排水管等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疏通。机电防汛抢险队对泵站排水设施进行检修,清理雨水泵站进出水管线、格栅,维护电机设备、供配电设备等,保证泵站运转正常。

  • 四是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智慧防汛。首发集团对管养的14座泵站进行了信息化改造工程,构建“实时监控”为基础的雨情、工情、险情信息采集体系,从而实现了泵站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立体监控和管理。此外,集团将“12345”、“96011”热线系统融入防汛工作体系,提高 “涉汛”诉件响应速度。

△资料图

重要提示

汛期出行这些事儿一定要注意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安全监督与应急处四级调研员徐兴伟提醒,当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预警后,市政府相关部门会通过市级短信平台、市交通委会通过其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北京交通广播等渠道提前发布各种出行提示信息,引导广大市民提前安排好出行计划和路线。

交通企业也将通过公路可变情报板、高速公路显示屏、公交枢纽场站显示屏以及地铁PIS系统、地铁广播等形式发布预警和出行信息,市民一定要及时关注。

此外,还可以拨打首发集团高速公路服务热线01096011,咨询高速公路出行信息;拨打路政服务热线01096108,咨询郊区公路出行信息。

徐兴伟建议,雨天非必要尽量减少出行,如果出行要合理安排行程,出行前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和有关预警信号,行程中如果遭遇暴雨要尽快寻找稳固的高地,地势较高的广场,坚固的多层、高层公共建筑2楼以上区域躲避,不要在河堤、地下涵洞、过街隧道、地下商街、地下停车场、地下人防工程等低洼区域躲雨和避险。在户外要远离井盖、山坡、广告牌、河床、电力设施和老旧危险建筑等。

当遇有积水路段和被洪水围困时不要盲目涉水通行,特别是下沉式立交桥、隧道、涵洞、河道等等,驾车尽量绕行,如果绕不开或者突遇大水赶快弃车逃离。

徐兴伟还强调,目前大部分学校已经放暑假,有些家长可能要带孩子去山区旅行度假,北京地区经历了入汛以来的几场大雨后,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而地质灾害有一定的滞后性,据从不完全统计,自6月底以来,北京地区的山体塌方、落石等发生了100多起,因此建议市民朋友尽量减少或避免前往山区旅行,在山区工作生活的市民要谨防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

汛期出行,还是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特别是不要到山间水边游玩,即便是不下雨了,也有可能形成地质灾害。

转发,提醒身边的朋友都注意起来。

来源:北京交通广播


作者:

首发集团官方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