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坞公园成附近居民游园休憩好去处
2021-08-06 10:5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湖面倒映着玉泉山的宝塔

“这里人少,风景好,还有跟历史文化相关的介绍,特别适合‘遛娃’打卡,而且坐着西郊线,这儿逛完了还能去别的景点。”“专门冲着京西稻来的,蓝天白云、郁郁葱葱,特别‘出片儿’,交通也方便。”位于海淀区园外园地区的北坞公园是一个可以让游客安静赏景的游园好去处。目前因疫情防控要求,进入北坞公园需要扫码测温、佩戴口罩,公园按60%限流开放。

历史故事中的北坞

从北坞公园西门进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船头,名叫“北坞印象”,是根据公园的历史传说打造的景观,也是市民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门选项。

“传说在金代修建大成护圣寺时,也就是现在的金山寺,这里是一个烧瓦烧砖的地方,后逐渐形成了村落,这就是‘瓦窑头北坞’的由来。再后来到了明代,这个地区发洪水,朝廷派官船来救灾,这里就变成了停船的地方,‘坞’的意思就是‘停船的地方’。”北坞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登上船头,就可以眺望郁郁葱葱的京西稻田,稻田当中还有一座耕牛犁地的雕塑,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耕牛犁地的雕塑是以《耕织图》为参考,做了这样一个雕塑,有三个人物,拉着公牛的是雍正皇帝,前面牵着牛的小童是后来的乾隆皇帝,边儿上提着菜篮子送饭的是雍正皇帝在还没做皇帝时的福晋,这个图也表示了从古至今都很重视农耕文化。”

此外,北坞公园中还有金山寺、戏楼等有着历史故事的景点供游客参观。“既能赏景拍照,又能通过景点介绍了解这里的故事,很适合带孩子来,一边看风景一边学知识。”游客张女士对记者说。

田园风光中的北坞

除了历史故事,北坞公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近180亩的京西稻,游客可以沿着打好的田埂,近距离感受田园风貌,在夏日微风中“听取蛙声一片”。顺着船头所指的方向,沿着田埂一路穿行过京西稻田,现在是浓郁的绿色,随着季节变化,京西稻的颜色也会随之变化。“我专门约朋友过来拍照,现在是绿油油的,等秋天稻子熟了,再来拍金灿灿的照片,特别漂亮。”游客李女士拍完照说。

“春天时,在稻田里播种油菜花;从5月底到10月种植京西稻;在冬季时,采取可降解的有机覆盖物进行景观布置,给颜色单一的冬季增添一抹色彩。”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了京西稻田,北坞公园在园区修建时,使用了大量“借景”手法,让园区内的游客可以身在北坞公园,观赏他处景色。比如远眺玉泉山上的塔,颐和园佛香阁的塔尖,匠心独运的设计也让这里成为附近居民休憩的好去处。“我就住在附近,周末会带孩子过来玩,人很少,景色也特别好。”住在北坞公园附近的杨先生说。

景区串联中的北坞

北坞公园除了历史故事和自然景观吸引游客们前来打卡之外,还有便利的交通和集中连片的公园景区:既有串联园外园地区中坞公园、两山公园的“三山五园”健身步道,也有串联香山、植物园等景点的地铁西郊线。

“三山五园”健身步道是全长36公里的“一道十三园”的一部分,其中,在北坞公园这部分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附近居民每天都会到这里跑步、骑自行车。“我每天都来这里跑步锻炼,风景好、空气好,人又少,特别舒服。”刚刚结束运动的王先生告诉记者,除了附近居民,还有不少游客前来拍照。

从北坞公园的东南门到西郊线的颐和园西门站步行只需要5分钟,而颐和园西门站站点本身也是可以拍出漫画风的网红打卡地,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来自江苏的游客周女士说:“小红书上看到这里拍照特别好看,这次来北京特意跟朋友过来打卡拍照。”

据介绍,西郊线是北京公交运营的第一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于2017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标志色是朱红色,起始站为与地铁10号线相连的巴沟站,连接香山公园、北京植物园、玉泉郊野公园和颐和园,终点站是香山站,游客可以根据游览需求搭乘西郊线进行公园景点的游览。

(记者 孟凡惠文/摄)


作者: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