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家坨镇开展首批定向安置房分户产权证办理工作。共涉及房屋2831套,定向安置房分户产权证932户。
据了解,苏家坨镇前沙涧村于2011年开始腾退,2013年7月村民陆续回迁入住,搬进位于苏家坨镇的定向安置房——凤仪佳苑小区。由于历史原因,村民一直没有拿到房产证。为落实中央、市、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指示精神,苏家坨镇党委心系安置房分户产权证审批,攻坚克难,着力解决前沙涧村定向安置房分户产权证遗留问题。为切实保障办理工作顺利开展,苏家坨镇成立定向安置房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相关科室部门会同北京新牧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展开具体工作,并建立协调机制,研究议定相关事项,快速有序推进工作落实。
新牧公司作为牵头单位,负责产权办理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成立工作专班,制订定向安置房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方案、各村定向安置房产权办理实施细则,及政策宣传材料,并做好各级人员现场咨询、手续办理、材料申报等相关培训工作。
分户产权办理小组组长张永梅介绍,此次分户产权办理是以前沙涧村为试点,先办理一里、二里和七里的产权证。为避免聚集,每天大概预约十组人员前来办理。记者注意到,在此次分户产权办理的过程中,居民需要缴纳一个“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费用。张咏梅介绍,这笔钱是缴存在北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指定的光大银行账户里,作为楼体发生大修、中修的时候动用。“比如电梯10年或15年以后需要更换了,其中产生的费用就要从这笔资金里出。资金动用前会由物业管理方作出申请,然后按法定流程办理。”
记者看到,办理现场分咨询和办理两个区,整个流程井然有序。据了解,为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确保居民错峰办理手续,工作人员提前与业主电话联系,同业主预约办理时间,每半小时一户进行办理。门口设一米线,居民要进行测温、扫码登记、出示行程码。办理全过程工作人员和居民须全程佩戴口罩。现场每天消毒两次。
“这个房产证我们盼了很多年了,如今很快就要拿到手了,非常高兴。”张振会是土生土长的前沙涧村人,搬迁上楼后,生活环境有了大改善,但就是这房产证一直是块儿心病,“没有房产证不方便的地方太多了,比如房屋交易、孩子入园入学等等,非常受影响。有房产证以后这些事情就能迎刃而解,我们心里也踏实了,感觉房子实实在在是自己的了。”
据介绍,本次安置房产权人委托专业公司代办分户产权证,每套安置房代办费750元。为加快推进前沙涧村安置房分户产权证办理进程,调动村民办证积极性,以每份腾退补偿协议为单位,每户村民的前两套安置房的产权证代办费由建设单位承担,每户的第三套(含)及以上安置房的产权证代办费由村民自行承担。(记者 高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