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草为什么会诱发过敏性鼻炎?蒿草的种类有哪些?
蒿草(别名艾蒿),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每年致敏时间多在7月至10月,7月、8月是蒿属类植物花粉成熟扩散峰值期, 此时气候特征多是干旱少风少雨蒸腾大, 花粉粒易在空气中漂浮聚集, 患者吸入花粉颗粒后会刺激人体的鼻粘膜, 从而引起过敏反应。蒿草类植物中导致致敏反应相对强的品种有16种左右,最主要的有大籽蒿、黄花蒿、艾蒿、冷蒿、猪毛蒿、沙蒿等。
蒿草类植物过敏如何防护?
调整饮食习惯。经常吃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多吃蔬菜水果, 注意饮食卫生,加强营养。 注意环境卫生。注意工作、 生活的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的空气清新, 避免接触过敏原, 同时注意鼻腔粘膜卫生, 不要用手抠挖鼻孔, 防止鼻子过度敏感。 改善不良习惯。尽量避免熬夜、喝酒、抽烟等不良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 外出要戴口罩。在过敏季节大家可佩戴口罩, 以保持口腔和鼻腔的温暖和潮湿, 避免直接接触冷空气和吸入刺激性气味, 从而降低发病率。 加强运动健身。每天坚持运动一个半小时左右,增强自己的体质,提高抵抗力。六大易致敏蒿草
植物种类图鉴
(以下蒿草植物均属于科属菊科蒿属,夏秋季传花粉致敏类型)
大籽蒿
一至二年生草本,高 30—100cm, 茎单生,直立,具纵条棱,多分支, 被灰白色微柔毛。头状花序大,半球形或近球形,褐色。花果期7—10月。
艾蒿
多年生草本, 具浓烈香气,高30—100cm,茎枝均被蛛丝状柔毛,近圆形或宽卵形, 每数枚至十数枚在分支上排列成小型的穗状或复穗状花序。花果期7—10月。
沙蒿(别名:漠蒿)
多年生草本,高10—90cm。茎单生,淡褐色,具细纵棱。叶柄短, 基部有假托叶,头状花序近球形。花果期7—9月。
黄花蒿
别名:草蒿、青蒿、臭蒿
一年生草本,有浓烈的挥发性香味, 高100cm左右。茎枝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花果期8—10月。
冷蒿
别名:小白蒿、兔毛蒿
多年生草本,高10—50cm。茎直立, 茎、枝、叶及总苞片背面密被淡灰黄色或灰白色短绒毛。花果期7—10月。
猪毛蒿
别名:茵陈蒿、阿荣、滨蒿
多年生草本,高10—50cm。 茎直立, 茎、枝、叶及总苞片背面密被淡灰黄色或灰白色短绒毛。 花果期7—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