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开学,怎样让孩子顺利远离“网瘾”困局?
2021-09-06 17:1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对未成年人上网时间进行严格管控,加大力度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知规定: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目前正值开学季,刚刚过去的暑期是“网络成瘾”的高发期。那么,暑期生成的“网瘾”该如何顺利摆脱?今天的健康播报就带大家一起了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青少年工作系的一项调研发现,我国有18%的青少年每天玩电子网络游戏4小时~5小时,42%的青少年有上网的强烈想法和冲动,41%的青少年尽管知道上网有害也难以停止使用电脑,43%的青少年因上网放弃过兴趣、娱乐或者社会活动,41%的青少年为了掩盖上网的程度而向家人和朋友说过谎,43%的青少年由于上网和父母或者老师发生过冲突。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范畴。网络成瘾不应被简单定义为一种疾病,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往往伴随着其他问题,涉及家庭、学校和孩子自身,问题的改善和解决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家长正确关注和教育、学校支持,以及同伴帮助,都可以减少青少年对网络的过度使用。

什么是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如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购物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等,出现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损伤。

网络成瘾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哪些是网络成瘾高发原因?

每年的暑假都是“网络成瘾”的高发期,脱离了学校的按部就班地学习生活,部分孩子将大把时间用于网络游戏,网络成瘾高发人群为12岁至20岁左右,男性多于女性,占比约为7:3,并呈现出低龄化与高龄化并存的特征。

持续时间是诊断网络成瘾障碍的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相关行为需至少持续12个月才能确诊。造成网络成瘾的原因一般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即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包括电子设备的出现,网络游戏的流行等;家庭教育包括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网瘾程度越严重的青少年,“未与双亲共同居住”或“仅与父母中一方居住”的比例越高。内因则是网瘾患者因学业失败、过度孤独、人际障碍等出现的满足感缺失问题,以及正处于叛逆心理严重的青春期等独特的生理人格问题。

如何治疗和预防网瘾?

一是认知疗法。

家长和有网瘾的孩子要进行沟通交流,明确网瘾的不良影响,慢慢戒除。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尤其是孩子主动表达自己情绪低、睡眠不好的时候,应该给予高度重视。跟孩子谈一谈,了解是否有一些具体原因;给孩子出主意,协助解决具体问题。仍不能缓解?那就应该就医了。

二是系统脱敏疗法。

制定戒断网瘾计划,逐步减少上网时间。

网络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长应该教会孩子管理自己的上网时间。游戏、视频、聊天软件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快乐,孩子当然也可以用,但是要在适度的前提下。可以引导孩子制定一个详细的日程表和奖惩措施,学习和娱乐相结合,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守时、守信的人。

三是代替疗法。

寻找如游泳、打球、登山等户外运动替代网络,充实精神生活;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也要好好工作或者学习,为孩子做好示范。业余时间,可以跟孩子一起开展一些线下的亲子游戏、户外健身等,引导孩子在网络之外找到减压释放的方法。

四是心理与药物疗法。

对于行为难以控制,带有冲动或强迫色彩的网瘾患者,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考虑配合药物、心理和认知行为治疗。

家长在帮助孩子预防和治疗网瘾的过程中有哪些误区?

一是没有以身作则。

有些家长自己就是资深网游爱好者,下班往沙发一瘫,玩游戏、刷视频、追网剧……任何时候都是手机不离手,视线不离屏。看到孩子在学习就安心了,觉得只要自己不出声,就不会影响孩子。甚至有家长想打游戏又想陪孩子,干脆带着孩子一起在王者世界里浪,却忽视了孩子小,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和分辨力。

二是沟通不到位。

“妈妈,带我出去玩会儿吧?”“正忙着呢!自己拿手机玩会儿吧。”这样的对话,在照顾孩子的日常中不陌生吧?突然有一天发现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绝大部分家长会把锅甩给手机,甩给游戏。那请问一下,一开始是谁,因为没时间,拒绝了跟孩子的沟通?一开始是谁,为了图清净,亲自下载好游戏递给孩子?

三是管理不到位。

网络游戏被全天下的家长视为洪水猛兽后,各大运营商不得不出招平众怒,限定未成年儿童的游戏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再加上防沉迷软件、强制实名制套牢,家长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不料一个疏忽再次注定败局:家长对自己的身份证件、身份信息管理不到位,孩子轻轻松松套用或是破解。

部分内容来源:

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健康中国

央视新闻

京华卫生编辑部出品


作者:

京华卫生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