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法院通报冒名办理工商登记侵犯姓名权纠纷案件情况
2021-09-11 13:2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丢失身份证的经历?是否被冒名办理过银行卡或者从事其他活动?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因各种原因引发的被冒名情况时有发生,而冒用他人姓名办理工商登记是一种典型的侵害自然人姓名权行为。

2021年9月9日,丰台法院第十二期“月说新案”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冒名办理工商登记侵犯姓名权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并通过典型案例对该类纠纷的案件特点、裁判规则和风险防范予以重点回应。

发布会上,丰台法院民二庭庭长周海平介绍,2018年至2021年7月期间,该院共计受理姓名权纠纷案件61件,其中涉及冒用姓名办理工商登记的侵害姓名权案件共计39件。该类案件具有案小风险大,被侵权人维权成本较高;往往呈现同时侵害多种人格权益;多存在网络传播的效果,侵权所造成历史记录难以消除等特点。

周海平告诉记者,该类案件在审理认定过程中有以下特点:一是被冒名人需要对签名非本人签署、未经本人授权等承担举证责任,二是被冒名人的个人身份证件材料大多存在主动或被动地对外泄露的经历,三是被诉侵权人出庭率较低,案件往往牵扯案外执行人权益,四是可能涉及被诉代理登记机构的法律责任认定问题等。周海平介绍,该类案件侵权方除需承担《公司法》上的相关责任以及侵害人格权的系列民事责任,还可能承担行政法上的相关责任。

“实际出资人冒用他人姓名进行公司工商登记的行为侵害了被冒用人姓名权,应当根据其侵权情节、后果依法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民二庭法官聂然在一起典型案例时介绍。该案侵权人擅自使用了他人姓名用于工商登记,被判令要求变更工商登记、登报道歉。法官根据侵权行为造成的负面影响范围未及全国,判决确定在北京市范围有影响力的报纸刊登本判决主要内容。既维护了被冒名人的权益,又没有扩大承担民事责任的范围,做到了与侵权造成的后果相适应。

此外,针对“防止员工作为名义股东利用姓名权侵权诉讼逃避公司法法律责任”“被冒用人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等情况,聂然结合典型案例对法律规定予以分析解读。

针对冒用姓名引发的侵权风险,丰台法院提示广大公众,首先,公民个人如果不慎丢失身份证,应当尽快向有关机关挂失,及时补办新的身份证。其次,登记代办机构对委托提交的资料要尽到一定的审核义务,不得与登记方串通冒用他人姓名等身份信息。再次,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公司经营者,应当合法合规经营,不做冒他人之名的事。

丰台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郭俊宝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丰台法院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加强对人格尊严等方面的权利保护,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司法力量。”

扫描下方二维码,

了解下这3个典型案例吧!

现场受邀参加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想与大家分享他们满满的收获!

区人大代表 丰台区东铁匠营街道蒲黄榆

第二社区原党委书记

学习《民法典》,保护姓名权。

丰台法院“月说新案”,捕捉社会热点难点,发挥司法示范功能。

以案说法警示,普法入脑入心。

全民提高法律意识,防范法律风险。

建设法治中国,法官辛苦为民。

区人大代表 北京宜从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建议今后可以在工商注册中对公司、对法人、股东、监事等人员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核验,规避普通公民个人利用捡拾的身份证进行工商注册的行为。同时,可以考虑从精神损失赔偿和登报道歉的时间与侵权时间的持续性考量上,加大这类案件惩处力度。

区人大代表 丰台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平和医患中心主任

以冒用他人姓名办理公司工商登记方式侵害姓名权现象在现今社会有一定的数量,且给人们的经济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丰台法院对这类典型案件的通报恰逢其时,对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公司行为、依法保护公民姓名权、惩治恶意使用他人姓名达到自身非法目的具有警示的作用。同时,也希望对于此类具有主观恶意的违法、侵权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加大违法成本。

区政协委员 北京欣悦众成科技

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今天再次参加丰台法院“月说新案”新闻发布会,感觉选题和案例都极具典型代表性,丰台法院结合今年施行的《民法典》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总结了此类案件的特点并做出针对公民个人、商业代办机构及公司经营者的法官提示,对于当前各种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企业登记注册数量再创新高的情况具有实际的助益,丰台法院这些在登记注册中被侵犯姓名权的典型案例,为保护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保护营商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供稿 | 丰台法院

编辑 | 王淑贞 汪希


作者:

京法网事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