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舞剧《长城》即将登陆国家大剧院
2021-09-11 17:1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重磅来袭!讲述“两弹一星”故事的《长城》舞剧创作完成,9月16日、17日将在国家大剧院与观众正式见面。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隐姓埋名,从海淀奔赴大西北戈壁荒漠,把宝贵的青春乃至生命留在了罗布泊……他们是新中国科技工作者,他们是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功勋”,他们是卫国、齐志、兴华、温大平……回望历史,长城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内涵相融、契合,舞剧《长城》应运而生。

舞剧聚焦 “两弹一星”功勋的“背后故事”

《长城》舞剧由刘震担纲总导演,由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出品、中关村国际舞蹈中心创作,中关村国际舞蹈中心、亚洲大美青年艺术团演出。

舞剧以新中国科技强国、产业报国的奋斗历程为主线,全剧以“隐姓埋名”为序,“万里戎机、长城如父、天设金汤、换了人间”四幕展开故事。

讲述父女两代科技工作者投身于“两弹一星”等尖端科研工作,打造科技长城的故事,展现了新中国科技工作者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

著名舞蹈家、北京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舞蹈学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关村国际舞蹈中心主任、《长城》舞剧总导演刘震介绍:“《长城》这部舞剧非常有意义。整个舞剧历时了两年多的酝酿、准备,于今年五月开始排练。在《长城》这部舞剧中会出现三条线。一条是我们物理意义上的长城,还有一条就是我们精神传承的长城,还有更重要的是我们新时代科技的长城,每一个都是我们精神、文化的延续。”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专家与舞剧主创座谈交流

9月9日,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的众多专家学者,海淀区委宣传部、海淀区融媒体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网易、字节跳动、抖音、快手等众多媒体, 在中关村国际舞蹈中心共同观看了《长城》舞剧的联排。在随后的座谈中, 大家和《长城》舞剧主创交流了观看感受。

“两弹一星”功勋于敏之子、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党史宣传团成员于辛说:“舞剧让我回到了我父亲在的年代,我感觉到了老一代核工程技术人员的艰辛,在我内心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希望通过这个剧,将‘两弹一星’精神传承发展。”

《科技日报》原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顾问、党史宣讲团成员张飙表示:“从来没有想到一个舞剧能把我看得潸然泪下。第一次看到舞剧来表现‘两弹一星’精神,这些演员们用形体、表情、动作的组合,完美体现两弹一星研究员的精神。给我很大的震撼,感到非常激动。”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原歌剧团电视剧部主任、制片人、编剧、国家一级演员刘燕燕说:“要向为我们国家做出贡献的‘两弹一星’的元勋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因为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没有他们的隐姓埋名,不会有我们的今天。他们从故事当中体现的精神,鼓舞我们,感染我们。”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众多机构、无数科研人员都是生活在海淀。他们从海淀出发,沿着古老的长城一路向西,深入戈壁荒漠。而几十年后,北斗、嫦娥、天宫、天问,无一不与海淀紧密相连。海淀承担着科技创新的国家使命,让海淀有责任把“两弹一星”精神大力弘扬和传承下去,使之在中关村这片科技沃土,创新高地上结出新时代的科技硕果。

据悉,《长城》舞剧是2021年北京市和海淀区重点文化项目,海淀区庆祝建党百年的重点剧目,同时,也是继《人生若只如初见》《曹雪芹》之后海淀区推出的又一部原创舞剧。

记者:王艳洁

编辑:王楠

中关村国际舞蹈中心/海报供图


作者: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