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温榆河公园是新版城市总体规划批复后首都重点打造的大尺度生态绿色空间,是城市东北部地区重要的防洪通道和生态走廊,位于温榆河、清河两河交汇,朝阳、顺义、昌平三区交界处,北运河水系城市副中心上游,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
公园以“生态、生活、生机”的内涵理念为统领,规划建设成为集生态涵养、生境修复、蓄滞洪功能于一体,集合文化、休闲、体育等多元功能,形成水绿融合、生物多样、注重市民获得感的大尺度生态空间。
2017年北京市政府组织开展温榆河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联合体团队参与竞赛并优胜,方案脱颖而出。
北京温榆河公园朝阳示范区东临京承高速,南接黄港南路,西北紧邻清河,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先行先试区,是大幅度建设生态绿色空间、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大民生工程。
1、注重规划引领顶层设计,打造具有城市观的新园林
朝阳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始终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理念为指引,力求高起点大手笔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首都生态文明建设金名片,着力塑造有品质的郊野公园不一样的城市公园。
朝阳示范区有别于传统城市公园和大型园艺博览园,具有显著的城市规划特点。
✔ 设计伊始就牢固树立顶层设计意识,深入落实公园总体规划理念,从城市角度统筹考虑森林城市、生态治理、市民需求、园区营造、交通市政等问题;
✔ 以城市规划理念引领公园设计,强调设计创新,注重多专业融合,协同规划、景观、水利、建筑、市政、交通、生态等多专业,全方位开展设计工作;
✔ 突出山水林田湖草特色,通盘谋划示范区总体空间结构、景区布局、水 系绿化、交通流线、眺望系统等内容,大手笔一体化塑造“一轴一脉两湖两园”的总体格局;
✔ 巧妙处理城市道路与公园的关系,以园林手法优化来广营北路设计,改城市主干路为林荫景观路,打破市政道路平行僵化的工程形象,将其视为公园的一部分与公园环境完美融合;
✔ 规划保护利用基本农田,既保留农耕形态又营造田园景观,探索基本农田与公园结合的新路径;
✔ 贯彻做足水文章的要求,因水定园,通过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相结合的手法,巧借地形蓄积来水、立体净化提升水质,对接湿地工艺,梳理水系高程,测算处理面积,实现水体功能的多元复合,营造多样的湿地景观形态;
✔ 治水造园,舍直取弯园林化改造沙总排水干渠,营造蜿蜒的曲河景观,依托东湖与曲河景观化布局沙子营蓄涝区,切实做到以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
✔ 修复绿色生态空间,保护提升现状林地,大规模植树造林,为公园营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生态景观。
2、借鉴古今中外造园手法,大手笔塑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园林
西方园林推崇几何构图、规则布局,以主观意识主导整体的园林设计;中国园林注重对客观环境的因借传承,讲究道法自然、因地制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造园手法融合山形水系、植物园艺、殿舍厅堂、亭台楼阁为一体,是集文化、艺术、建筑、园林之大成。我们认为新时代的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中西结合,古今传承,用现代手法诠释“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理念,营造大山大水大景观,体现时代精神创新理念。
朝阳示范区充分汲取中西方造园理念与手法,追求创新,因地制宜,巧妙因借现状河湖水系、地形地貌、林木植被等景观资源,将中式自然塑景与西方几何构图相结合。
西园师法自然顺水挖湖、塑堤造岛形成中心景观,南岸湿地水淀造景净水,鸟屋建筑漂浮其间形成主景,芦堤蜿蜒虹桥横跨,北岸月色荷塘点缀鸢尾园、玲珑岛和阳光沙滩,西侧梯田环绕农耕自然,北部随形就势山顶设置自在书屋,柳沟布局户外营地,整体塑造森林乐谷景区。
东园中西合璧曲直相生,曲河东西连通九曲蜿蜒,取自然之形塑东园之脉,兼顾排水蓄涝水质净化,大手笔塑造园林河道景观。西起公园入口东抵温榆远眺山顶,构建气势恢宏的轴线景观序列,越湖跨河路桥串联延续千米,成为东园的核心纽带,与河流曲直相生相得益彰;渠埂交织的花溪锦田、生态自然的活力东湖、郊野静谧的探险森林共同依托轴线徐徐展开,形成层次丰富、张弛有度、特色鲜明的景观空间;轴线尽端望山阁依山就势,现代大气标志耸立,温榆远眺饱览美景,与西园望芸台遥相呼应,共同组成公园独具特色的眺望系统。
公园倡导大手笔大尺度的植物造景手法,以乡野植物编制植被系统,保留现状乔木4万余株,新植乔木2万余株,乡野植物占比约95%,整体营造三季有花,四季赏叶的植物特色,成规模利用色叶、花卉景观造景,突出季相特征,运用复层、异龄、混交的种植手法抚育提升现状林地,注重多样生境营造,形成林田交融、林水相依的大尺度植物景观风貌,彰显新时代造园气韵。
3、胸怀千米精雕毫米,匠心塑造城市新园林
带着城市规划的顶层设计宏观蓝图,我们从千米层级把握公园整体设计,在毫米层级深抓设计节点匠心营造。贯彻落实市领导“既要有公园的精致,又要有郊野的野趣”的要求。通过精细化的园林设计,打造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园林精品。
朝阳示范区精野结合、精雕细琢,共设置有五大景区、数十景点,其中包含20组景观建筑、近30座景观桥梁以及9个出入口。东西两园设置有飞瀑叠翠、芸上梯田、玲珑望月、芦苇水淀、花溪锦田、温榆远眺等一系列景观节点,并通过特色游线沟通串联。结合原有柳林旱沟、鹊窝杨树营造乡愁景观,柳荫绿谷休闲惬意、阳光沙滩欢快乐活、五柳观湖静谧舒适、东湖绿岛自然生态、轴线白杨标志突出,这些景点充分体现了对原址肌理场地记忆的共鸣,践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
园区景观建筑并非孤立呆板的功能建筑,而是与公园环境有机结合、景观特色突出的建筑艺术作品,既可观景又是景观,整体风貌质朴自然创新现代;园区中景观桥梁各具特色,礼弦桥笔直简洁、朴方桥自然生态、飞虹桥轻盈典雅、心怡桥精致优美、芦矶桥沉稳厚重,整体与环境相互映衬,成为点缀园中的标志景观;公园入口强调整体园林化的设计理念,有序组织交通流线,合理设置集散广场、公交港湾落客区与林荫景观停车场。
通过门区建筑、景观植被、广场设计塑造特色门区景观,公园大到景区、广场、园路,小到建筑、桥梁、小品,无不凝聚着设计团队的全局思考与辛勤汗水,夜以继日多方案构思景点营造,设计驻场全过程把控实施情况,从概念草图到深化方案再到指导施工,始终精心打磨、善作善成,践行匠人精神。
历经两年半的规划设计与施工建设,在各方的团结协作共同奋进下,北京温榆河公园朝阳示范区已于2020年9月正式面向市民开园,开园后游人络绎不绝,好评不断,多处景观 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
朝阳示范区充分发挥了先行先试作用。在因地制宜生态低扰动、生境营造生态修复、建筑垃圾资源化、蓄水净化治水造园、智慧公园运营管理、精野结合公园建设,大手笔塑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新园林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为进一步推动北京温榆河公园建设,扩大绿色空间,夯实生态底蕴,建设森林环绕的绿色城市,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理念,提升人居环境城市品质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按照北京温榆河公园一年启动、两年示范、五年成型、十年保育、多年成景的目标,未来北京东北部必将建设成为林成片、湖相连、绿满京城、水映京城的首都生态文明建设金名片。
本文作者:
杨宝林,原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院长高级工程师 董轶聪,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方案创作与城市设计所副所长
何俊乔,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高级工程师
图片来源: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