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ID为“钢琴老师阿丹”的抖音用户,在其个人抖音号中发布了一条教学视频。视频中她神采奕奕地讲解什么是半音、全音,内容却错漏百出。一位自称拥有十年钢琴教学经验的老师,竟连音乐最基础的知识都讲错,这会误导多少学生?
一位网友吐槽看“钢琴老师阿丹”这条视频,很有一种“听君一席话,白读十年书”的感受。业内人士评价她“没有金刚钻,硬揽瓷器活”。也有人表示了深深的无奈,“无论是网络上还是生活中,不称职的老师有很多。”该事件也暴露了短视频发布平台监管不力的问题:此类事件何以层出不穷?是否能有监管措施有效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所谓网络“名师”并非孤例
在此次被众多网友吐槽的视频中,“钢琴老师阿丹”对全音的理解完全是错误的。讽刺的是,这条视频的标题是“半音与全音,傻傻分不清楚”。结果,分不清楚的竟是她自己。视频下有琴童家长留言表示这位老师讲错了,而“钢琴老师阿丹”非常自信地回复道:“建议您再仔细看一下视频,判断一下自己是不是理解错了。”
8月底,“钢琴老师阿丹”的视频在朋友圈中被广泛传播并遭遇声讨。“钢琴老师阿丹”于8月31日当晚11点发布了一条声明:“大家好,我是张阿丹老师。今天8月31日,上家公司同事和我说,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转发以前公司给我制作的视频。我之前出镜录制的‘全音和半音’视频,由于录制和剪辑校对时的疏忽大意,给大家带来了困扰和麻烦。在此向所有琴童和琴童家长、各位老师同学们表示歉意。在这里对所有热爱音乐的朋友们道歉。今后我会加倍注意自己的视频内容,努力学习,不会再犯同样的低级错误。”
对此,网友们显然不买账:“什么?你以后还想录视频误人子弟?”“视频里你自己一字一句说的话,还能甩锅别人,我都替剪辑师喊冤。”“既然是前公司录制的视频,你要是不认可视频内容,为什么发布到自己个人的抖音账号上?”可见“钢琴老师阿丹”依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甚至如果不是被众多专家指出问题,她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对全音的理解有误。随后,她的其他视频中更多的错误被网友们发现,如视频中她教大家弹琴不能压手腕,但在她的示范视频中,“钢琴老师阿丹”却“完美”地展现了什么叫压手腕;她的示范演奏视频中还有错音。眼看越来越多的错误被指出,“钢琴老师阿丹”删除了其抖音账号上的全部视频,但账号依然保留。
“钢琴老师阿丹”的错误并非孤例,网络上各类音乐“老师”的荒诞教学视频屡被扒出。还有人专门将其制成集锦与大家共赏奇“师”,讲一分音符的鼓手、教错调号的视唱老师,还有一位老师信口雌黄地讲道:“宫商角徴羽,Do Re Mi Fa Sol。”
事件暴露短视频监管漏洞
“钢琴老师阿丹”在抖音平台的自我介绍是:中国音乐学院考级考官,拥有中国音乐学院高级教师资格证,十年钢琴教学经验。但在8月31日当天,多位中国音乐学院的老师明确指出:经查实,“钢琴老师阿丹”并非中国音乐学院相关专业考官,也没有获得中国音乐学院相关专业高级教师资格证。然而这位“老师”在抖音平台不仅拥有粉丝5.8万人,视频还获得了23.1万人次点赞。一位琴童家长在朋友圈中感慨:“能给她点赞的人,一定是看了视频并且觉得讲得好。那这样看来,看过她视频的人要远远超过23万人,这样一想实在是太可怕了。”
显然“钢琴老师阿丹”是凭借虚假身份、依靠抖音平台才有了如此大的影响力。这暴露了平台的网络监管问题。
首先是身份认证漏洞。据一位新浪的员工介绍,在新浪微博上想要得到工作身份的“加V”认证,如果是政府、机构、企业等单位正式在职人员,需要上传盖章的工作证明。如果想要标注自己获得相关职业认证,同样需要提交合法取得的国家公认的职业资格证或从业资格证,证明本人职业身份或技能水平。而在由卫健委批准的好医生APP上,医生必须经过平台审核,提交相关工作单位的证明才能开通账号。即便在世纪佳缘网站上,在填写受教育信息以及房屋、车辆等个人情况介绍时,都需要上传相关证件照片。
其次是视频发布审核。同样作为视频平台,如果想在腾讯视频、优酷视频、B站上发布视频,上传视频后都需等待审核。只有审核通过,视频才能被公众看到。而抖音等平台在发布视频时,只要标题没有问题,就可以直接发布视频。
男中音歌唱家马金泉也有个人抖音账号,他在使用中发现,发送视频时可以选择任意定位与视频同步发出,“有一些人,明明和各个音乐学院没有关系,但他们在发送视频时会把定位选在某个音乐学院,这就会让看视频的人联想到这位老师就是在音乐学院里任职的老师。”显然,哪里有监管漏洞,哪里就有“胆子大的人”钻空子。
青年指挥许梦将目前网络视频平台上的音乐老师大致分为四种:专业人士,常年在音乐教学或音乐活动的第一线,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商业化包装的老师,其并不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照本宣科地讲授;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或者急于获取利润的毕业生,但学业不精,以流量为上;线下机构培训教师,为了打开宣传渠道,引流到线下培训班。判断网络“老师”是否有可信度,很大程度要看老师在他这个领域掌握知识的水平或者业务能力水平。简介可以伪造,但水平做不了假。
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律师迟旭建议,如果家长是通过培训机构跟随“钢琴老师阿丹”学习钢琴,缴费、报名时有合同,或者口头协定教师资质的相关情况,都可以到派出所报案,提交相关证据,由派出所认定是否立案。家长也可以到教育部门、所在区域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
“阿丹”们为何层出不穷
合唱指挥家孟大鹏认为,这次事件暴露出社会大众对音乐学科缺少最基本的判断力。这源于在我国教育体系和社会普遍认知中,音乐都被认为是一个小学科,懂这个学科的人是少数。很多音乐老师张嘴唱得挺好,弹得也挺像回事,但不是真的有水平,不懂音乐的人很难分辨。
不仅家长缺乏对音乐的判断力,一些学校、培训机构中的负责人同样也不具备这种判断力。“网络上、培训机构中,甚至是中小学里,能力不达标的音乐老师有很多。”孟大鹏表示,这也使得通常情况下,无论是家长、学校还是机构,都是通过教师的简历认定教师的能力。但简历的水分很大,不仅容易作假,而且能力与学历不相符的情况也普遍存在。因此他建议,任何学校、机构在聘请老师时,都应该请专业人士对应征者进行业务考核,甚至应该组成专家小组或专家团队,“老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他们要面对成百上千的学生。一个不称职的老师,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音乐学院毕业生小蕊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自己和身边的很多同学都在抖音平台上做过直播,大家直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赚外快,“如果是和主播公司签约,每次直播观众打赏的金额,公司能拿到七八成,剩下的二三成由抖音平台留下。如果是个人主播进行直播,和抖音平台是五五分账。”如果不直播,单靠定期发视频,能“养”出固定的观看群体,当积攒到一定量的粉丝数量时,就会有广告商主动找上门来合作。小蕊介绍:“常见的合作有卖音乐类的相关书籍,推荐音乐课程,或者推荐一些线下演出、餐厅、咖啡店,甚至也有化妆品专门找活跃的音乐主播带货。”
“抖音平台更多地是作为娱乐平台出现,而非教学平台。家长应该区分不同平台的属性。”马金泉认为,有些时候家长是可以用自己的社会经验、常识去分辨真伪的,“我就看过有人发视频说,‘不要跟音乐学院的老师学唱歌,进度太慢,一年都不见得能学到什么。跟我学,三节课就能让孩子成歌唱家。’这种一听就假得不能再离谱了,完全无视艺术学习的规律。但这类视频,看的人还很多。也许大家也不信,就是当笑话看。但点击率高了,有了流量,这个人就能拿到提成,即便没人真的跟他学,他的目的也达到了。”
“一些人把‘钢琴老师阿丹’这次事件当成笑话看,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音乐学科中最基本的知识教错了,却有数以万计的家长没有发现,是否也反映出至少在过去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中,我们的音乐教育存在问题?”孟大鹏举例,如果网络上有自称是数学老师的人教加法,说单数加单数还等于单数,不会有人相信,因为这是最基础的数学常识。但换成是音乐学科后,即便是最基础的音乐常识,如果无人指出错误,仍会有大量家长信以为真。而学校里学生也没有学到这些音乐基础知识。“目前,国内一些学校的音乐课,都是以快乐教学为宗旨,不讲音乐理论,觉得讲理论,音乐课就不快乐。我本人很反对这种做法。音乐课也是课,课堂就要讲知识,而不是为了娱乐。”孟大鹏认为,这次事件不是极端、个别、偶然事件,而是全国性的、长期存在的音乐教育问题。“如果各个平台都能做好监管工作,中小学都能做好基础教育,国家的法律法规健全,这三方面都做得很好,或者一方面做得好,都不会出现这样的事件。”
小贴士
如何甄别“真大师”和“假老师”
短视频平台的流行,让人们习惯并热衷于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丰富的资讯与知识。然而便捷的知识获取方式并不保真。如何甄别“真大师”与“假老师”?青年指挥许梦有如下建议:
一、最好选择有正规头衔的教师。很少有专业教师将“考官”“评委”等字眼作为头衔。
二、购买理论书籍。正规出版的理论书籍都具有规范性和严谨性,学生可购买相关的理论书籍,先进行自主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再寻求网络课程的帮助,不要一味依赖网络。
三、购买名师的网络课程。现在很多名师也加入到网络教学中,选择购买名师的网络课程,既可以得到名师的宝贵经验,也可以避免孩子在学习中走弯路。
四、选择靠谱的云学习平台或正规的APP、公众号等。参与线上课程培训时,家长们不要妄想通过一两分钟的讲解来获取真正的知识。
纪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