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益寿堂|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2021-09-18 23:0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在颐和园万寿山东部的半山坡上,苍松翠柏中隐藏着一座坐北朝南的传统四合院,这里就是益寿堂。

益寿堂是一座由正殿、配殿、耳房组成的四合院。院内正殿名松春斋,大门是一座精美的垂花门。在门两边的院墙上,还装饰着各种造型的什锦灯窗。

大门两侧的院墙上,镶有什锦花窗,门墩为方形,上有卧狮。

院落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原是慈禧用膳、休息的地方,后为太医院所在地。远离昆明湖与佛香阁这些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远离喧嚣,让花木掩映下的益寿堂显得静雅清幽。

1949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离开西柏坡,到北平后选择的第一个歇脚地就是颐和园益寿堂。这里不仅留下了毛泽东匆匆的“赶考”足迹,也见证了他不变的为民初心。

在离开西柏坡的时候,毛泽东与周恩来留下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3月25日清晨6时,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乘专列抵达清华园火车站,随后改乘汽车来到颐和园,在益寿堂吃了进京后的第一顿午餐。

下午5时,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等在西苑机场同前来欢迎的各界代表及民主人士1000多人见面,并乘车检阅部队。晚上,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共中央在益寿堂宴请从全国各地赶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第一届政协会议的民主人士,并共同商谈至深夜。颐和园益寿堂就这样见证了新中国由怀胎至分娩的全部过程。

自2014年6月益寿堂向游客开放以来,院内先后举办了“纪念颐和园对公众开放一百周年书画展”、“纪念颐和园对公众开放一百周年艺术交流展”。为了纪念这段毛主席和中共中央“进京赶考”第一站的历史篇章。自2015年11月3日起,常设《古都春晓——寻访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之路》主题展览,开放至今共展出园藏档案原件42件、园藏文物3件、历史图片101幅,还原了益寿堂作为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第一站的历史,为颐和园这座历史名园增加了一份厚重的革命文化内涵。

2021年,颐和园益寿堂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游客只需在展厅内扫二维码,就能听颐和园金牌讲解员讲解展览,或关注颐和园微信公众号,就可用手机VR看展览。通过这些现代化手段真正起到了为广大游客展现历史、传承文化的作用,提供了爱国教育、激励交流的场所。

历史是一部最好的教科书

颐和园益寿堂曾经在历史的重要时刻

见证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牢记“赶考”告诫

保持“赶考”心态

发扬“赶考”作风

赶考精神是一种追求

更是一种坚持不懈的努力

赶考精神不仅仅是路在脚下的行走

更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文/制作:朱家齐

视频:朱家齐 田家园 徐斌

编辑:王楠


作者: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