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第五代江姐”,15年演了100场|人物
2021-09-20 19:2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江姐》剧照(方非/摄)

8月29日,由女高音歌唱家王莉领衔中国歌剧舞剧院“建党百年版”歌剧《江姐》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再次隆重上演,舞台上下、剧场内外,《红梅赞》《绣红旗》等经典唱段的旋律久久回荡,慕名而来的观众络绎不绝。

今年,是自2007年王莉出演歌剧《江姐》的第15个年头,本场演出,也是她作为“第五代江姐”的第100场演出。在凝聚着珍贵历史记忆的数字中,岁月里红梅绽放依旧,舞台上江姐光彩照人永恒。多年的舞台历练,使王莉诠释的江姐展现出愈加丰富的层次,既具有披肝沥胆的革命英雄气质,同样也塑造了有血有肉有爱的知识女性形象。即将转业地方艺术院校任教的她,始终牢记传承红色经典的使命,在她的心目中,江姐还可以以更加时尚的舞台艺术形式,赢得更多青年人的喜爱和崇拜。

爱在卫生间唱歌的小朋友

王莉生长在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就表现出对音乐的喜爱。“我在幼儿园时就特别爱唱歌,而且特别享受唱给自己的那种感觉,最喜欢的就是把自己关在卫生间里唱歌,因为卫生间里有回声,那种感觉特别奇妙。而且我以为关上门就没有人听得见了,一唱就是半个多小时。”王莉的父母也非常配合,从没有拆穿过。现在回想起来,王莉特别感激父母这么多年的呵护和“纵容”。

还在幼儿园时,王莉就是小朋友中的歌唱明星,5岁时第一次参加合肥市少儿歌唱比赛,是参赛选手中年纪最小的一个,由于话筒太高又不能升降,所以她是爬到高凳上唱的。最终,王莉代表幼儿园赢得了第三名,还上了合肥电视台的新闻。那时候,父母并没有太在意王莉的歌唱天赋,但小学期间的三任音乐老师都会在家长会上问“谁是王莉妈妈”,然后非常认真地建议家长给王莉找声乐老师。直到第三次听到这样的建议,王莉妈妈才重视起来。9岁那年,妈妈带着王莉报考了合肥市少年宫合唱团。少年宫的郭萍老师建议王莉报名新成立的黄梅歌舞班,可以学独唱、跳舞。王莉在黄梅歌舞班一学就是三年,当她进入变声期时,郭萍老师又专门为她成立了一个声乐班,王莉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该班第一个学员。王莉说自己真的是很幸运,在艺术生涯的起步阶段,一路上都有老师的关注爱护和精心培养。16岁时,她从声乐班顺利考上了安徽艺校,1997年艺校毕业后,王莉又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师从马秋华,开启了北上追寻音乐梦想的新旅程。

大三提前穿上军装

2000年,在王莉大学三年级时,又发生了一件足以影响她后来艺术生涯的大事。那一年,王莉到哈尔滨参加文化部举办的艺术歌曲大赛,第一次参赛就摘得美声组金奖,求贤若渴的空政歌舞团立刻注意到了还不到20岁就斩获金奖的王莉,带队领导随即向王莉伸出橄榄枝,“愿意来空军吗?我们可以提前给你穿军装,给你发学员工资。”与此同时,总政歌剧团和中央歌剧院也向王莉表达了希望她毕业后能去加盟的意向。在确认去空政是担任独唱演员后,马秋华对王莉说,“别人都是主动找工作,现在能有机会穿上军装,要把握住!”就这样,王莉听从老师建议,被空政文工团特招入伍,在毕业前两年穿上了军装。“全是马老师帮我决定的,我那时还不到20岁,就是个傻妞儿。”

刚刚获得艺术歌曲比赛金奖的王莉,又经过全国选拔赛,被选送赴德国参加“新声音”声乐比赛。在这个欧洲乃至全球水平最高的顶级赛事中,王莉赢得了“最佳音色奖”,鉴于王莉所表现出的优秀潜质,“新声音”比赛组委会为她提供了继续在德国学习提高的机会,但那时她已经入伍,无法保留军籍出国留学,就选择了在部队继续歌唱事业。

但进入部队的王莉并没有一帆风顺。2002年刚刚毕业,她代表空政参加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结果连决赛都没有入围。作为2000年文化部艺术歌曲大赛的第一名,这个成绩让王莉的心理落差非常大。“那是我人生的第一个低谷。”在经过反复思考之后,王莉重新检视自己的不足和短板,开始了向美声唱法名师求学精进的新阶段,“那时团里也帮我找了好多最好的老师指导,终于在2004年青歌赛上赢得了第一名,也为空政获得了第一个金奖。”

因为青歌赛的优异表现,刚刚走出校门不久的王莉成为了全国人民都认识的青年歌手,社会上各项邀约接踵而来。青歌赛得奖后不久,指挥家滕矢初就邀请她参演一场在保利剧院的演出,时间正好与空政为参加全军文艺会演的预备演出重合,虽然滕指把她安排在第一个上台,空政又把她上台的顺序往后延了两个人,但由于堵车,她还是迟到了。这一次误场的严重后果可想而知,经此教训,王莉更深刻认识到,自己不仅是一名歌者,也是一名军人,时刻都应该以军人本职工作为重心。

一部新剧一个新境界

王莉的第一部歌剧角色是《原野》中的金子。可以说,在经过系统专业的声乐训练后,《原野》是王莉迈入歌剧艺术殿堂的首部作品,其艺术品质的含金量和对演员唱演能力的要求都是极高的。那是2002年的毕业大戏,导演、中国音乐学院表演教研室主任陈蔚老师认为这一届学生的声部特别齐全,演唱水平又很高,所以选择了金湘的《原野》作为毕业大戏,而且还排出了两组演员,王莉和王丽达分别担任金子,一个是美声,一个是民族,风格各异。毕业大戏的那场演出,艺术家阎肃也坐在观众席里,他十分认可王莉的演唱实力,回到空政就建议领导“赶紧把王莉招呼回来”而这,也为其后来担任歌剧《江姐》主角埋下了伏笔。

王莉在《霍夫曼的故事》中出演奥林匹娅

从《原野》起步,王莉开启了在歌剧、音乐剧道路上的不懈追寻。对于在中央歌剧院版《霍夫曼的故事》中出演奥林匹娅,王莉表示“那是个很偶然、很意外的机遇”。2004年的一天,她随团参加慰问干休所老干部的演出,回来路上同车的两位同事在半路下车去中央歌剧院试唱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的角色,王莉好奇地跟着去看看,临到最后,负责试唱的老师让王莉也试试,毫无准备的她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是《木偶之歌》,就随便唱了一首自己会的《笑之歌》。没想到一周后,她接到了被选中担纲主角奥林匹娅的通知。A组奥林匹娅是中央歌剧院的女高音歌唱家么红,那时她还在意大利进修深造,所以王莉既要排B组的戏,还要顶替么红排A组的戏。法国导演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王莉身上,法国艺术家集浪漫和严谨于一身的工作风格对王莉触动很大,“记得还有一位哑剧老师,整个排练期间从没有说过一句话,真的很神奇!我跟他学会了如何用形体来表演木偶奥林匹娅。”

在成为“第五代江姐”之前,王莉虽然演出的歌剧戏码不多,但每一次都有很大的跨度,从抒情女高音的金子到花腔女高音的奥林匹娅,虽然声部上的体现并不明显,但角色性格气质差异巨大。这些经历,都无形中为后来江姐角色的塑造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王莉还参演了李盾监制、三宝创作的音乐剧《蝶》。在排练场,王莉跟着剧组练了三个月,她特别怀念那段时光,“毕业以后就再没有那样的环境了,早上跟着黑人舞蹈教练跳舞,跳完又开始练唱,下午是排戏,晚上继续排戏,一天的时间排得满满的,日子过得特别充实。我还认识了一帮完全不同圈子里的年轻人,里面就有现在人气极高的郑云龙。”三个月的音乐剧训练和排练给王莉触动最大的,是法国导演的一句话,“莉,我站在近处看,你眼睛里有什么我都看见了,但是你形体里的语言表情什么都没有。”从此,王莉懂得了舞台艺术是一个要求演员综合能力的艺术,尤其是音乐剧更加讲求舞蹈性的肢体语言,而这也影响到了她日后在歌剧中肢体语言表达的观念。就在《蝶》第一次预演之后,剧组正准备去东莞大剧院首演的时候,歌剧《江姐》向王莉招手了。

“第五代江姐”歌味儿重了

就在王莉闷头排演《蝶》的时候,空政文工团也在为复排《江姐》挑选演员做着业务整训。一天,团领导要求王莉参加《江姐》的整训和选角,对江姐还没有什么概念的王莉这时才发现空政文工团已经做完了全国几轮的江姐海选,前前后后有一百多人,而她是最后阶段才进入的,没有经过任何培训。花了两三天的时间临阵磨枪,没想到汇报演出结束后团里宣布王莉入选。“自从演了《江姐》,就再没有机会演《蝶》了,我家里现在还保留着《蝶》的总谱呢!”现在提起这件事,王莉的内心还是有些惋惜。

2007年,从6月到8月的两个多月里,王莉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恶补《江姐》,每天早上8点半开始排练,白天日程满满连轴转,晚上还要找“第二代江姐”孙少兰、找电影《江姐》的导演开小灶,还专门找了北京电视台的主持人和演员温玉娟做台词老师,直到8月空政文工团正式宣布王莉被选为《江姐》的A组。

歌剧《江姐》也是国家大剧院落成后首部受邀演出的作品。王莉介绍,2007年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正式运营,但在此之前还经历了几个月的内部试运营,歌剧厅试运营的第一部歌剧就选择了她即将正式演出的歌剧《江姐》,王莉一口气唱了十几场,从此与江姐结缘,并成为了“第五代江姐”的主要代表。

“前面几代江姐年龄差都在5岁左右,而我们第五代跟第四代差了将近20年,幸运的是我们第五代都得到了前面三代江姐还有阎肃、羊鸣老师耳提面命的真传。”

作为“第五代江姐”,王莉被空军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历届两会,空军都会选出两名女性代表,一名是女飞行员,另一名就是‘江姐’,每一代‘江姐’不是全国人大代表就是全国政协委员。可以说,‘江姐’是空军的形象代言,这部作品体现了精神的传承。”

与前几代的“江姐”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戏曲式演唱风格相区别的是,王莉的演唱弱化了的戏曲味儿,用她自己的话说“歌味儿重了”。作为一个80后,受过纯正美声训练的王莉对于《江姐》的声音和气质有着属于自己的审美判断。特别是自从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身为人母的王莉更能体会、审视和揣摩同样是母亲的江姐的柔软内心以及对革命战友的爱护。比如,第一幕在码头上,江姐提醒甫志高的身份穿着时的语气和眼神。再比如,江姐在狱中即将走上刑场时的唱段“春蚕到死丝不断”,王莉认为这里面有江姐在就义前的内心独白,“如果面对观众放声歌唱就很难感动观众,但是我用气声来关照人物的内心世界,反而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王莉诠释的江姐有着柔中带刚、刚柔并济的气质,“生活中我是个假小子。但在演江姐时,我想让人们感觉到她是一个这么可爱、这么温柔端庄的女人。她怎么能承受这么多的严刑拷打,怎么能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呢?我要让观众在对比中肃然起敬,真正感到江姐的伟大。”

此次建党百年版《江姐》,王莉作为解放军版权方的代表出演了她参演以来历史性的第100场《江姐》。她透露,这是她代表军队的最后一场《江姐》了,转业地方高校任教后,她将以江姐精神继续把“江姐”传承下去,不仅是教学,她还希望能够制作一部全新风貌的音乐剧《江姐》,“相信我,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呈现!”

李澄/文


作者:

音乐周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