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为机!《暖暖的新家》拯救人均不足七平米的家
2021-09-22 09:1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人到中年,牵挂和顾虑总常挂心间。

担心孩子在学校会不会发生意外;

担心家里老人会不会生病;

担心明天会不会失业;

担心自己会不会倒下……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

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孩子,

一边是渐渐老去的父母,

爱的力量驱使着这些勇士们披荆斩棘,

不停奔跑。

本期故事的主角是一对中年夫妇,靠教育走出来的夫妻俩,对子女教育十分看重。俩人拼上所有的积蓄,背上巨额房贷,在上海浦东买了一套34平米的老旧二手房。每月还完贷款,交完孩子的学费和培训费后,他们的生活费几乎所剩无几。去年,女业主73岁的父亲先后查出帕金森和肺癌,为了方便医治老人,他们把父母从安徽老家接来上海照顾。在夫妻俩看来,再多的成就都比不上父母儿女的健康快乐重要,和家人在一起再苦再难都是开心的。
三代五口人住在一起,3个独立的房间必不可少。然而在这个使用面积仅34平米,人均不足七平米的空间里,如何才能实现育儿和养老功能齐全呢?今日21:00北京卫视《暖暖的新家》第七期,看设计师如何化解“中年焦虑”,拯救人均不足七平米“秀珍之屋”。

设计师实地感受局促户型

惊叹五口之家的居住环境

业主家的户型是典型的“手枪”户型,进深长,面宽窄,只有南侧一面采光。这种户型最大的问题是房间动线过长,空间利用率极低。通过入户体验,设计师夏天发现一家五口的用餐区域异常局促。门厅的尽头摆放的小方桌,是一家人平时用餐的地方。由于空间狭小,很难再摆下两把椅子,夫妻俩只能站着用餐。
为了让老人居住舒适,夫妻俩和孩子选择共同挤在面积不足7平米,人均不足两平米的小房间。平时上了一天班回到家的爸爸只能蜷缩在不到一米宽的折叠床上睡觉,毫无舒适度可言,而与女儿一起挤在小帐篷里的妈妈也只能用“将就”来描述她们的居住体验。
面对如此局促的户型,设计师原本想通过改变入户门位置,拆除厨房墙体重新规划空间,但实际施工困难重重,设计师如何克服挑战?

设计师打造亲子乐园一波三折

小朋友吐露心声引发共鸣

夫妻俩平时工作繁忙,对女儿疏于陪伴。但在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爸爸妈妈的辛劳她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采访中六岁的小朋友流泪安慰加班的爸爸,特意给爸爸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父亲节贺卡。
为了增加更多亲子互动体验,给孩子营造一个愉悦的成长环境,设计师特意为孩子打造一个专属她的秘密基地,滑梯、学习墙、交互体验装置等最终都在新家得以实现,设计师是如何做到的呢?
中年危机,也能化“危”为“机”,只要坦然面对,互相扶持,终会在柳暗花明处看到转机。设计师用他一双巧手,解决了这对中年夫妻的心头大患。设计师究竟通过怎样的空间“魔法”,让34平米的空间变成寓教于乐的亲子乐园?又有哪些别具匠心的设计让业主一家惊喜连连? 北京卫视《暖暖的新家》第七期,看设计师如何拯救人均不足七平米“秀珍之屋”!

作者:

BRTV北京卫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