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动态血压是“多余的”吗?
2021-09-23 13:0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因高血压及相关并发症而住院治疗的患者不计其数。

令很多老人不解的是,无论在门诊、病房还是家庭,测量血压都很方便,为什么还要“多余”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的监测?和家庭自测血压及诊室血压相比,它的优势在哪里?它是怎么进行的?

今天就列举10个知识点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个重要且不“多余”的检查以及高血压随访相关事项。

Q1、如何看待诊室血压、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

  • 诊室血压是患者在医院环境下的血压,可作为高血压筛查、随访管理的手段;

  • 动态血压监测是高血压诊断和指导治疗的最佳血压测量方法;

  • 家庭血压是简便有效的补充手段,可指导治疗,用于随访管理。

  • 遇到三者不一致的情况,以动态血压为准,它可以排除白大衣高血压,同时避免隐匿性高血压漏诊,还可以提供血压昼夜变异情况。

Q2、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如何诊断高血压?

  • 24小时平均≥130/80mmHg

  • 白天平均≥135/85mmHg

  • 夜间平均≥120/70mmHg

  • 清晨平均≥135/85mmHg

Q3、测血压的袖带大小是统一的吗?

No,通常情况下臂围24-32cm选择标准袖带,臂围>32cm选择大袖带,臂围<24cm选择小袖带。

Q4、动态血压监测手臂的选择

选择非优势臂(一般为左臂)进行,如两侧血压差值>10mmHg,选择血压较高一侧的手臂。

Q5、动态血压检测仪的设置

  • 白天(06:00-22:00)20-30分钟测量一次

  • 夜间(22:00-06:00)30分钟测量一次

Q6、动态血压监测过程中需要写日记?

是的,在监测期间应做好日记,记录一些会影响血压的有关活动的时间,比如起床时间、睡眠时间、三餐时间、午睡时间、体力活动时间、服用心血管系统药物时间、精神紧张及临床不适症状出现及持续时间等。

Q7、动态血压监测过程中还要注意什么?

  • 保持日常活动状态,不要为了监测而专门休息或剧烈活动;

  • 明确监测目的,不要为了监测而停药;

  • 保持日常活动状态,但在袖带充气开始测量血压时,要保持手臂静止不动,手臂自然下垂,或放在和心脏平齐的桌面上,不说话,手臂不晃动。

Q8、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效性的标准是什么?

血压监测≥20小时,有效读数≥70%,白天至少有20个有效读数,夜间至少有7个有效读数。

Q9、高血压患者随访频率是什么?

  • 血压未达标者,或新发现的高危及较复杂病例或高危患者有临床症状者:应2-4周随访1次直至血压达标、病情稳定;

  • 血压已达标者,或正常高值或高血压1级,或危险分层属于低危、中危或仅服用1种药物治疗者,每1-3个月随诊1次;

  • 根据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伴随的临床疾病,可半年进行1次血糖、血脂、肾功能、尿常规、心电图等检查。

Q10、哪些患者不提倡家庭血压测量?

某些心律失常患者如心房颤动、频发早搏者,电子血压计不能准确测量血压;精神焦虑及紊乱或擅自改变治疗方案者。

作者简介:

李理:北京老年医院老年示范病房医师。首都医科大学老年医学硕士,先后于《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等杂志发表多篇论著,擅长老年病综合管理。


作者:

北京老年医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