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急性心梗绿色通道全年24小时待命
2021-10-06 10:1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10月1日凌晨3:30: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由120送入1名65岁男性。该患者剧烈胸痛伴大汗,持续不缓解。心电图提示胸前导联ST段广泛抬高,心肌酶肌钙蛋白(cTnI )明显升高,考虑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急诊科值班接诊医生和内科二线佟杰医师快速开通绿色通道,心内科三线医生郑梅副主任医师会诊确认患者病情后,立即启动急诊冠脉介入流程。心内科介入当天听班医生王继红副主任医师、陈游洲主治医师及介入中心胡东跃、段春燕护士迅速赶到医院,进行急诊冠脉造影,显示冠脉三支血管病变,前降支中段狭窄99%伴血栓影,(图1),回旋支开口及远段均有严重狭窄(图2)右冠脉中段以远慢性闭塞(图3)。

患者前降支血管严重狭窄,且合并多支血管病变及右侧冠脉慢性闭塞,随时可能出现循环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可能,在同患者家属充分交流后,两位术者在充分抗栓基础上,对前降支行冠脉介入治疗,罪犯血管前降支最窄处仅一小“细缝隙”,导丝顺利通过病变,植入1枚药物洗脱支架(图4),从患者被推入导管室到开通血管成功植入支架仅用30余分钟,术后患者胸痛症状立即缓解,在门口等待的焦急的家属也终于松了口气。

这是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最普通的一天。 在院领导和医务部、急诊科、检验科、放射科等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心内科针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绿色通道已经开展20余年。赵兴山副院长率先在积水潭医院开展急诊绿色通道,起初,人员短缺,只有他和原心内科副主任孙华毅两人轮流值班,赵兴山副院长一直到参加援非医疗队前还一直坚守在一线。随着科室对冠脉介入团队的培养,队伍在逐渐扩大,范军、王继红、韩昊几名医生先后作为独立术者加入急诊听班的队伍,兰永昊和陈游洲医生作为年轻的医生也一直在奉献和成长,毫无怨言地轮流值守。随着我院回龙观院区开业,急诊量迅速增加,心内科急诊冠脉介入团队克服人员短缺的困难,每周7天,24小时,节假日不间断,持续坚守。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在严格遵守医院关于疫情防护的规定,加强严密防护的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一天没有停歇,抢救了大量急性心梗病人。

急性心肌梗死为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且可能带来严重并发症。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最短时间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冠脉血流,挽救存活心肌至关重要,北京积水潭医院现任心内科主任刘巍接过接力棒后,继续心内科传统,亲自坚守绿色通道,并且与周围急救站及社区开展密切合作,急诊量进一步提升。在院领导和医务部的大力支持下,与急诊科、检验科、放射科等兄弟科室紧密联合,缩短病人等待手术时间,提高救治效率,并大力开展IABP、ECOM辅助的的高危(包括多支复杂血管病变、急诊合并心源性休克)、高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抢救了多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龙泽院区急诊即将开放,心内科介入团队已经做好准备,将在新的阵地继续坚守,迎接更大的挑战,为京北地区的急性心梗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文图丨心内科 陈游洲

编辑丨靳晓方 于淼


作者:

北京积水潭医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