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早期革命活动旧址自开放以来,前来学习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百年前,这里是承载中国进步青年的光荣与梦想的地方,他们曾在这里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而探索、呐喊。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来今雨轩,了解一下他们的故事吧。
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运动时期成立的会员最多,分布最广,历时最长的社会团体。它是由李大钊、王光祈等人发起的,1919年 7月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随后,南京及巴黎分会又相继成立。李大钊、毛泽东、高君宇等先后到来今雨轩茶社参加学会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
在北京总会成立大会上,根据李大钊等人的提议,将学会的宗旨定为“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这里的“科学的精神”不单单是指自然科学的精神,而是指批判的,理性的精神,为改造社会而开展学会活动,以创造一个像“少年”一样富有朝气,蓬勃向上的中国。为实现这样的宗旨,学会还制定了信条,“奋斗、实践、坚忍、俭朴”。
这张图表是少年中国学会历届机构及部分职员名单,从1919年到1925年,学会产生了6届组织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是评议部。学会成立后,除了开展座谈会和演讲会之外,还发行了机关刊物《少年中国》月刊和《少年世界》月刊。李大钊就曾担任过《少年中国》月刊的临时编辑部主任。
少年中国学会在自己成立的短短七年里为马克思主义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特别是对于中国工人运动的理论、实践做出了四个方面的贡献。一是,全面介绍国际工人运动经验,为中国工人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初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二是,通过建立补习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用中国工人听得懂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革命斗争思想。三是,积极开展当时中国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研究。四是,李大钊、毛泽东、邓中夏等少年中国学会成员积极指导罢工运动,领导工人取得罢工运动胜利,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党培养锻炼了一批杰出的工人运动领导者。
表格出处:《少年中国学会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
毛泽东是1919年12月率驱张运动代表团来到北京,在这期间受李大钊影响,思想上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一个月后,经李大钊、王光祈等人的介绍加入了少年中国学会。在此后参加学会活动的过程中,更加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一点从这张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中可以体现出来。
表中有一问:“对于目前内忧外患交迫的中国究抱何种主义”,毛泽东在此栏中的回答是:“本人信仰共产主义”,态度非常明朗,没有半点遮遮掩掩,直截了当地阐明了自己的信仰。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参与发起少年中国学会。1918年11月,为了广泛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来今雨轩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庶民的胜利》,他说道:“民主主义的战胜就是庶民的胜利。”穿越100多年的风雨沧桑,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仍旧震撼人心。
据记载李大钊在那个时期先后在来今雨轩茶社传播进步思想多达十余次。在李大钊的影响下,许多有志青年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如毛泽东、高君宇等。1949年,毛主席自西柏坡进京途中曾感慨地说:“30年前我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在北平遇见了李大钊同志,李大钊是我真正的老师。”
1917年,邓中夏在李大钊的引导和十月革命的鼓舞下,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并积极投入当时的反帝爱国斗争,成为学校中的积极分子。1919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多次随李大钊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在来今雨轩举办的座谈会和演讲会。当时“ 少年中国学会”成员信仰不一,邓中夏则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态度、坚定的语言和严密的逻辑论述了学会应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1921年,邓中夏受李大钊同志委托到长辛店,组建劳动补习所,通过朴素生动的语言向工人们传播马克思主义。日后,这所学校为北方工人运动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
高君宇,他不仅是一个革命实行家,也是一个革命议论家。高君宇坚定地站在李大钊一边,决心把少年中国学会改造成为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的社会团体。1921年 7月在南京年会上,高君宇指出:“人不可无一种主义”。第二年在杭州年会上再次明确指出:“我自身是信马克思主义的,去年便是这么想的,并希望学会采取马克思主义”。
这是少年中国学会部分会员的合影,后排右起第三位为李大钊同志,后排右起第一位是邓中夏同志。这些同志在北京期间曾经到来今雨轩开展过多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就有12次,其中1920年8月14日会议讨论决定应邀参加在陶然亭举办的五团体会议。据《少年中国》月刊中记载毛泽东早年也积极参加学会活动,其中包括1920年 3月3日在来今雨轩召开的北京会员欢迎会以及4月10日由北京会员恽代英等11人在此召开的常会。
十一假期,公园持续开展红色义务讲解服务,并在十月一日举办了《少年中国说》经典诵读活动,公园红色讲解员带领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朗读《少年中国说》中的经典片段,并赠送《少年中国说》红色读物给小朋友们,传承红色基因,讲述红色故事,探寻红色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