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期间,朝阳区全面细致地做好,“专人专车”接送、翻译服务、餐饮配送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一起去看看吧!
↓↓↓
人员运送:“专人专车”出行更安心
酒店到比赛场馆的顺利通行,是检验朝阳区服务保障水平的一道重要考题。如何既安全又便捷地让运动员往返于酒店和比赛场馆,朝阳区服务保障团队采取了“专人专车”的办法,整个比赛期间,运动员或赛事人员固定乘坐同一辆车往返酒店和场馆,司机也始终是同一人。
10月9日中午不到12点,“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运动员驻地门前,服务保障团队工作人员开始忙碌起来。这天下午,下榻在酒店的三支代表队分别前往比赛场馆,调度人员、司机等提前下楼做准备,整装待发。
当天最先出发的是韩国代表队,他们乘坐2号车前往场馆。出发前,2号车的司机早早来到车旁,给车辆驾驶室和外部进行了全面消毒,并用消毒液擦拭了驾驶室和车厢间的隔离板。接送运动员的车辆,全部装上了隔离板,将运动员和司机阻隔开,司机只能从前门进入驾驶室内,后门则专门由运动员使用,增加了安全系数。给车辆消过毒后,2号车的司机就坐在了驾驶室,等待着运动员上车。中午12点10分,运动员和相关人员全部上车,司机发动车辆,准时驶离酒店。
为了确保出发时间准时,各国代表队告知驻酒店调度组出发时间后,调度组马上排班排车,并及时告知司机出发时间。司机提前做好准备,确保出发时间准时。此外,考虑到临时用车需求,调度组还准备了一辆备用车,车辆和司机随时待命,确保运动员或赛事相关人员随时出行,随时有车。
“司机将运动员从酒店送往场馆后,在场馆等待。直至运动员比赛完,再将运动员送回酒店,做到‘专人专车’,保证防疫安全。” 朝阳区组委会测试活动(赛)赛事组织执行工作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比赛期间,每辆车的载客率都保持在50%以下。
翻译服务:专业贴心沟通无障碍
公开赛期间,为做好外籍人员的翻译服务工作,朝阳组委会也做了充分准备和周密安排,在封闭管理的酒店内安排专业的人员提供翻译服务,避免沟通障碍,让外籍人员感受到贴心服务。
开赛前,朝阳区外办牵头组织区文旅局、区体育局、属地街道和相关酒店摸排需求,根据需要,为两个运动员住地酒店配备了俄语、韩语和英语3名翻译。区外办还提前对翻译人员进行了外交礼仪的培训,确保提供暖心服务的同时,展示“双奥之城”文明有礼的风采。
张艳是朝阳组委会安排进驻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酒店的韩语翻译,此次主要负责韩国短道速滑运动代表团的翻译工作,帮助运动员代表团与北京外国专家大厦酒店指挥部就餐饮住宿、交通出行以及疫情防控方面进行沟通和交流。
“这是我第一次以语言服务人员的身份,参与这种级别的赛事,我感到很自豪。我也尽我所能,保障双方沟通顺畅。”
除了提供外籍人员在酒店内的事务翻译之外,区外办还组织人员在赛前对酒店内部、场馆及周边公园景区的双语标识进行检查,确保双语标识准确无误。
餐饮配送:确保安全 享受美味
草菇烧鸭胸、酸菜鱼片、白灼芥蓝……荤素搭配,看起来就十分美味。10月8日下午3点,专门负责国家速滑馆工作人员及志愿者饮食的餐饮公司正在马不停蹄地配菜。配餐台前,配餐人员正在将菜品装进餐盘,准备打包送到速滑馆。
“此次比赛期间的食谱,是由北京冬奥组委聘请专家根据营养性、选择性、安全性等进行配置的,包括主荤、副荤、蔬菜、饮品、水果、茶点、自加热食品等,基本上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餐饮公司负责人介绍,烹制的食品原材料包括调料、蔬菜、肉类等都是从北京冬奥组委指定的92家供应商中挑选的,经过严格检测后才进入后厨。
餐饮制作地点离速滑馆有大约15分钟的路程,为此,工作人员先是在保温箱里放置了热水袋,再将打包好的饭菜放进保温箱,将保温箱封紧后才开始配送。双重保温,最大程度地让速滑馆的工作人员能及时吃上温热可口的饭菜。
同时,餐品制作的原料和餐品运输过程也严格按照食品卫生和防疫措施进行闭环管理。各类食品、水果、用料及大型的保温柜、冷藏柜等全部都按要求贴上了“冬奥专用”的标签,专物专用。制作完成的餐品运输车也由属地食药所的工作人员现场进行封签,并记录下运输车的车牌号和锁码编号。
负责餐品运输的司机介绍,运输车到达场馆指定区域后,由驻场馆相关负责人进行解签封,对菜品测温后,再将食物送到无接触交接区。交接完成后,就由无接触交接区的工作人员负责餐饮交接工作。
“这家餐饮公司还承担了朝阳组委会以及北京外国专家大厦酒店等3家封闭管理酒店的餐饮保障。”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区商务局每天会对用餐情况进行精准统计,根据用餐人员的需求反馈,随时与该公司就菜品进行调整,确保用餐人员能够享用到及时、安全、美味的饭菜,感受到“朝阳温度”。
做好各类保障工作,让运动员以最佳的精神状态驰骋赛场,助力冬奥,朝阳在行动!
文并摄:董文辉、魏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