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月付费 10秒换电,“共享换电柜”助力骑手安全出行
2021-11-11 10:3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以前用充电桩充电得6-7个小时,耽误跑单,现在有了共享换电柜,十几秒就可以完成满电,真的很方便。”翟郝鹏是租住在兴政中里社区平房院的外卖小哥,因为交通方便、租金比楼房低,好几位快递、外卖小哥都租住在这里。现在,街道在院里装上了换电站,翟郝鹏每月只需交300元租金,即可无限次享受十几秒换电服务,不仅轻松解决了困扰他的电动自行车续航难题,同时避免了入户充电引发的各种安全隐患,保障了行车安全。

记者观察到,外卖小哥用手机APP扫描换电站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打开属于自己的仓门。仓门内部空间不小,把电动自行车电池放进去一点也不拥挤,里面有个电源插头,每月交了租金,就可以无限次免费充电。

换电站仓门内的空间,可包容市面上常见的大多数电动自行车电池,通过物联网技术,换电站还能实现远程监控、异常报警、精准定位、远程物理锁定等功能。

“柜子里面有一个线位,监测到有问题会自动跳闸,上面还有一个喷雾,可以实现自动灭火。”设备厂商技术负责人说。

针对居民的不同需求,社区还在平房院的换电站旁新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切实解决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都是居委会给装的,价格还挺实惠,一块钱能充3个小时,一般电瓶2块钱就能充满,真的很感谢居委会。”林校路街道兴政中里社区居民王文静开心地对记者说。

为深入治理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乱象,持续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危害,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林校路街道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结合创城工作,每周发动居委会、物业公司、楼门长、包社区干部等,清理违规停放电动车和可燃物、堆积物,打通“两个通道”,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及时、有效地排除电动车安全隐患。

开展“敲门行动”,逐层扫楼,挨家挨户开展安全提示,坚决把电动自行车火灾防控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并通过“拉家常”议事会,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利用小区闲置车棚、边角空间,扎实推进公共区域集中充电设施建设,强化日常监管,消除安全隐患,持续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利用小区的闲置车棚、边角地,扎实推进公共区域集中充电设施建设,这是我们街道今年‘为民办实事’的一项举措。”林校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项延宽表示,今年年底之前,林校路街道将再建设2000余个充电口,实现小区集中充电设施的全覆盖,让群众下班之后不用为充电发愁担忧。

记者:李玉凤

摄影:孙朝晖

编辑:王虹霖


作者:

北京大兴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