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几天里,一部38年前的动画片引发了一阵观影热潮——国产经典动画《天书奇谭》又回来了!
作为几代人的童年回忆,《天书奇谭》以“4K修复版”形式再登大银幕,这对今天的观众——尤其是70后、80后来说,可谓迟到的“惊喜”,是一份难得的“迟到惊喜”。
坐在电影院里的人中,既有小孩,也有大人,这些大人不仅是陪孩子观看一部动画电影,也是重温自己的童年。
虽然很多人对勇敢的蛋生、慈祥的袁工、狡猾的狐狸精印象深刻,却只是童年时在电视机里有一搭没一搭地看过,从未有机会在影院里看过全片。
诞生于1983年的《天书奇谭》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最重要的长片代表作之一。导演王树忱、钱运达与众多老一辈动画工作者投入4年心血,在动画中采用大量传统美术手法,加入剪纸、泥塑等民俗文化元素,同时又融合灵活的现代透视技法和流畅的叙事节奏,将一个“袁工盗天书下凡,蛋生学艺造福百姓,为民除害消灭狐狸精”的故事表现得诙谐生动、妙趣横生。
最新海报上的12位主创中,有6位早已离开人世。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于2011年成功修复《大闹天宫》,这次从2018年开始启动的《天书奇谭》4K数码修复工作,在上海电影技术厂支持下,保持原有动画质感和笔触,同时去除划痕和霉点,力争把最完美的画面呈现给观众。
如今再回看《天书奇谭》的创作班底,可谓相当豪华。
先看配音团队,丁建华为“蛋生”配音,毕克为“袁公”配音,苏秀、程晓桦、施融、曹雷、尚华等配音艺术家,均为这部动画奉献了精彩的声音演出。
导演钱运达请来时任南京《新华日报》美编的柯明担任动画造型设计,把中国民间的艺术、绘画、雕塑、玩具、戏曲等元素用到艺术造型上,片中的许多角色都借鉴了戏曲脸谱,比如狐女的斜眼、腮红吸取了旦角脸谱,县令则借鉴了丑角形象,还加上了鼠脸和鼠须,令观众过目不忘。
趣味灵动的画风,也与主创团队的创意密不可分。“我就是放手让他们想办法”,钱运达说,比如蛋生吃大饼,先从中间咬一口,再套在脖子上转着吃的趣味画面,就是原画师自己想出来的。
亭台水榭、宫殿庭院、垂柳拱桥等风景,则遵循“吴门画派”风格,用工笔重彩绘制人文景观,用淡雅水墨绘制自然景观。片中还加入了许多民俗意象,比如小皇帝为之惊叹的“百鸟朝凤”、踩高跷、舞龙舞狮等等。
此前曝光的修复花絮中,为影片的“蛋生”重新配音的丁建华就感叹,以前的声音是没有负担的,而现在的声音有了负担。
截至11月8日,《天书奇谭》累计票房已突破1500万元,在豆瓣上的评分则高达9.2分。看到这里,小编也要去电影院,为自己的童年补上这张电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