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规划师丨走在鼓楼前,看北京最早商业街的历史变迁和时代交融
2021-11-16 09:1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我是个沉默不语的

靠着车窗想念你的乘客

当107路再次经过

时间是带走青春的电车

——赵雷《鼓楼》

鼓楼音乐:赵雷 - 无法长大

01鼓楼前

民谣歌手赵雷的一首《鼓楼》带火了107路电车,歌曲中热闹繁华的“鼓楼前”,也就是地安门外大街,是一条阅历丰富的老街。这里,无数年轻游客前来拍照打卡,这里,不少老北京也常来把时间打发。

皇城根下的“地外五少年”就常来这里聚会。

“地外五少年”

说是少年,五个人年龄加起来可是超过了300岁,能走到一起,不全因为线下的吃喝玩乐,更因为线上的舞文弄墨。无巧不成书,屏幕前动动手指刷微信的规划师马玉明刷到了五少年的文章,他觉得单是文章太干巴,于是协调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给五少年的公众号提供一些可视化的照片。

于是,一卷66年前的地安门外大街老照片徐徐展开……《我是规划师》第二季第一集《鼓楼前》第一次向世人公开1955年的地安门外大街。曾经的糕点铺、当年的“网红”店铺如今还在吗?时间带走了什么?又给我们留下哪些惊喜?《鼓楼前》将一一向您揭晓。

老照片画卷

02我还年轻

2021年春,地安门外大街复兴计划工程启动,这是北京中轴线上的标杆工程和样板工程,这个项目将全面提升地外大街的整体空间品质。

操着唐山口音、被导演纠正“前门”不应该加儿化音的刘立强是这个复兴计划的驻场设计师。年轻的设计师能hold 住这条历史超过600年的老街的气场吗?指挥部、设计师、施工方以及当地的居民和商户互相之间又如何能取得信任呢?南来北往的人们,对于这条大街有怎样的期待呢?

地外大街

03时·光

“我每次在那儿等公交车的时候都会回头看看这个门道,就是老是感觉它在冲我说话”,和老门道神交的正是地外大街复兴计划文物修复技术组的宋扬,每天摸爬滚打在工地上,他和同事们用一双双巧手,将时间的痕迹打磨出来,诠释了精细,也带来了惊喜,尘封多年的门板门联重见天日,也成就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

门板门联“瑞日芝兰光甲第,春风唐棣振家声”

04消失的建筑

澡堂子里,众生平等,各个坦诚,赤诚相见,济济一堂。曾经的北京,四个方向均有一个著名澡堂,清华池、清华园、裕华园、鑫园各自镇守一方。北边的鑫园,在烟袋斜街,守护着一方百姓的洁净。

网红设计师青山周平接手鑫园改造项目,他的方案能在中轴线上顺利落地吗?

设计师 青山周平

一切工作才刚刚开始,无论是设计师还是规划师们,都在尝试让城市能够发挥出一种源自人民的力量。

关注《我是规划师》第二季第一集《鼓楼前》

了解地安门外大街复兴故事

期待它的崭新面貌!

想了解更多关于身边规划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我是规划师》第二季

《共创都市》

播出时间:2021年11月15日起

每周一 北京卫视 21:00

新闻频道 23:00

规划自然资源小编

对于鼓楼前、地安门外大街地区,你有哪些规划相关的诉求和建议呢?可以通过文末留言告诉小编,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建美好家园~

内容来源:BTV我是规划师


作者:

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