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作非遗博物馆、古旧家具修复中心、鲁班工坊……11月11日,在永定门城楼东南角的龙顺成家具老店原址上,经过全新设计改造的金隅龙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投入试运营并向市民免费开放。
京作非遗博物馆讲历史展文化
“天呐,好大的一座宝盒。”走进园区,不少人都会被京作非遗博物馆那宫墙红的外立面吸引,“这是汲取了清代宫廷‘国宝重匣’的装饰风格,使建筑整体呈现出硬木肌理的纹样。”据工作人员介绍,在保持园区现有老字号京作家具文化和家具厂整体布局的情况下,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师们对园区外立面整体及室外景观进行设计,将红木、色彩、纹样等元素融入到整个园区中,并与中轴线的历史环境相融合。
面积达千余平方米的京作非遗博物馆共有三层展区,分设源自宫廷、匠心传承等板块,涵盖木韵华风、鲁班圣祠、礼制文化、薪火相传、国之重器等章节。博物馆一层通过考古文献的归纳展示,清末民国街巷的复原,首次系统地展示了京作百年的发展历程。其中的镇馆之宝当属清代金丝楠木雕龙朝服大柜。“这件龙柜属清早期制品,出自清宫造办处工匠之手。”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皇帝家的衣柜,其正面中间两门雕升龙,边侧两门雕降龙。铜饰件鳌花镏金,缠枝莲和蝙蝠图案,寓意福从天降。
大批明清时期的硬木家具、新中国成立20周年庆典天安门城楼使用的黄花梨木电视柜、2014年APEC会议上为21位国家首脑定制的会议用椅等也一并在博物馆里亮相。展览还采用声光电等多媒体形式,展示了京作非遗的相关历史。
“沉浸式”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精髓
京作硬木家具诞生于北京,是在明清宫廷家具的制作中发展形成的,与“苏作”“广作”并称为中国硬木家具三大流派。作为京作硬木家具的代表,龙顺成至今已有159年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中华老字号,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将常设龙顺成家具收藏展、明清宫廷家具发展史展、中国硬木宫廷家具艺术展等,开展龙顺成京作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传承教育等活动。与一般博物馆里“禁止触摸”不同的是,金隅龙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以京作非遗博物馆为中心,设置家具展陈销售区、家具修复研究基地、鲁班工坊、文创办公、配套公寓、特色餐饮等功能分区,让市民可以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园区在建设时充分发掘龙顺成独有的古旧家具技术积累,突出京作宫廷家具非遗技艺的匠人师傅优势,设置了开敞式的家具修复中心。在展示家具修复技艺的同时开展古旧家具修复业务,利用积累百年的库存红木老料资源,对接历史文化园林和博物馆等,聚合行业专家,打造中国硬木家具修复研究基地。
市民贺先生刚刚把家传的一对儿樟木箱子送到龙顺成修复,“这箱子现在看来实用性并不强,要是卖给收旧家具的,估计都没人要。”贺先生说,这不只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家具,更是对母亲的一种思念。
在龙顺成古旧家具修复中心,大家可以近距离观看非遗技艺工匠现场修复老家具;在鲁班工坊,即将开设的针对中小学生和社会初学者的体验课程能让观众亲自动手过把瘾,手持斧、刨体验京作技艺的魅力。紧挨着博物馆的家具展销区域依然保留,观众还可以在这里购买鲁班锁、紫檀官皮箱、文房四宝礼盒等文创商品。
据了解,12月12日金隅龙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后,园区还将举办“非遗大集”等面向年轻群体的特色活动,塑造东城又一处网红打卡地。
李冬梅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