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学校校长 赵欣
2021年12月9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方案的出台引起了各方面积极的关注与热议,要科学的理解该方案,需要从以下几个关系维度来思考:
一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这是从评价的方式来看,评价就像指挥棒,评价什么就会重视什么、教育评价的方式很大程度决定了教育开展的方式。以往的体育中考方案,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高质量提升的要求,原方案凸显了结果性评价,滋生了为了体育成绩突击练习的情况,忽视了体育教育过程中的育人功能,淡化了评价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意识的作用。新出台的评价方案,从四年级、六年级、八年级上、八年级下,增加了四次过程性考核,有力的促进了评价的过程性导向的作用。
二是应试与素养的关系。这是从评价的导向来看,该评价方案中,考试分数由少到多、考试的次数也由少到多,表面看是强化了考试,实则降低了应试的难度和导向,突出了素养导向。方案中明确了学生达到良好及以上就可以得满分,而且很多同学都能达到良好以上,突出了“达标”的意识、弱化了分数的区分度和选拔的作用。方案中增加的机考,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体育知识、掌握运动常识、提升锻炼意识,特别是开卷的方式是对淡化应试色彩、突出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进而形成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的有效保障。
三是基础与自主的关系。这是从评价的内容来看,方案中不仅有必考,还有选考,这是经过多方专家反复论证的,从成人成才的角度,科学设置了基础的共性要求和自主的个性需求。过程性考核就是学校经常练习的固定性、基础性项目,这是从体育的角度对人的基本要求;现场考试增设了22个项目,从中分类自主选择4项,提高了学生的个性选择,同时,也释放了一个信号,体育教育正坚定的朝着多样的方向发展,利于学生从兴趣和特长出发,培养更为广泛的体育技能、善于坚持、进而形成长期锻炼的习惯。
四是底色与特色的关系。这是从育人功能角度来看,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为高质量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重要基础。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是瞄准孩子体质提升的敏感期,为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涂上了健康的底色;该方案的开放性、可选择性为学生在耐力、力量、速度、灵敏、协调等方面的特色体育技能和发展上提供了可能。
五是个体与团体的关系。这是从项目的角度来看,方案中有个体项目,也有团体项目;有个人体能、技术的展示,也有对抗与团队协作。通过体育创设同伴间相互教育、相互影响的情境,在运动中,体验胜利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固然重要,体验失利后的振作与希望更为重要。
六是校内与校外的关系。这是从体育教育的主体来看的,要以学生成长为核心,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方案引导学生科学锻炼、健康生活、终身坚持,这需要学校积极发挥主阵地的作用,需要家长发挥榜样的作用、用心陪伴孩子进行体育运动、需要社会积极发展体育事业,为增强人民体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学校的体育教育从时间上分为8:00前自主、自愿的运动;15:30前每天一节体育课、一次课间操依据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15:30后课后服务时段以学生兴趣、特长及需求为中心,学校创造条件开设阳光体育、体育类社团、课程等,最大限度丰富体育教育供给,突出自主性、丰富性、专业性,体现“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结合学校实际落实每周一练、每月一赛、每校一特色、每年至少一次大型运动会;学生回家后学校提供的体育锻炼建议性清单和自主参与的社会性体育运动等,发挥校内校外联动、家校社协同教育的作用。
七是问题与目标的关系。这是从工作思路的角度看,该方案坚持目标导向,致力于“以体育人,倡导快乐体育,强调合格性、弱化选拔性,推进健康校园建设。提升健康素养,引导学生科学锻炼、健康生活、终身坚持。”该方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原体育评价方案及当下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如“现场考试应试体育倾向严重”、“过程性考核导向性弱”、“体育考试内容供给类型不足”、“学生自主选择空间小”等突出问题,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破解。
八是体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这是站在五育并举的角度来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不仅是五育中的一个方面,更是落实体育强国战略的关键。要知道“无体育不教育”;“体育不好出废品”;“身体健康是1、其他都是0,没有1,则一切皆无”;体育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健全人格、还可以锤炼意志、加强协作,要切实落实“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的理念,不断促进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开展。
我们学校全体干部教师,特别是体育相关教师,高度评价该方案,积极行动起来,一方面对家长和学生做好方案的解读与宣传;另一方面依照方案、认真谋划、规范开展;依据资源、创造条件、特色开展;依据需求、科学设计、高质量开展,积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快乐运动、终身受益,我们长子营学校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