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燕山东风中学校长
李树新
12月9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发布解读了《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包括过程性考核与现场考试两部分。过程性考核体现中小衔接、以测促练、抓早抓小;现场考试增加供给、丰富选择、兼顾差异。
针对这次体育改革,李奕书记表示,如此设计,一方面体现了对孩子们体育兴趣的激发和自主选择权的尊重;另一方面,适度的分类和组合也能引导孩子们同时在集体合作、对抗竞争、个人技巧、耐力、力量、速度和激情等方面有更完整的体育素养的获得,真正做到在“无体育,不教育”的基础上,“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多年来,北京市燕山东风中学一直秉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育人观,精准定位体育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地位及功能,全方位实施学校的体育工程,以实现学校“五美”教育中“活力奔放健康美”的办学愿景。
一、落实体育教学,提升课堂实效
我校严格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严格落实课标的教育理念,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学校要求体育教研组做到每学期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总结,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充分利用45分钟的课堂教学,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并有机地结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开展工作。
同时,学校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从教学进度和备课、常规纪律、安全教育、运动密度、锻炼实效、听课评课六个方面进行监督和指导。学校主管领导定期和随机检查,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和“放羊式”教学。学校教科研室积极指导体育教师撰写论文,让老师们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我校多篇体育论文、教学设计获得市、区级奖项。
二、发展体育课程,提升身心素质
体育课程建设一直以来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意志坚强、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我校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逐步增加特色项目教学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为学生开设了助于健康、乐于参与的体育校本课程。
目前学校开设了足球、篮球、羽毛球、武术、舞龙、腰鼓、跆拳道等体育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健身的同时,也在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中感受运动的乐趣,领会体育的精神,同时提升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我校舞龙队、武术队、腰鼓队自成立以来,不仅在校内展示,还多次走出校园。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我校学生都会在燕山东风广场将大龙、健身龙、南拳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呈现给广大的市民,这不仅是我校课程成果的展示,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三、开展体育活动,培养体育精神
为了让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感受并学习到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我校每年五月举办运动会,每年十月举办体育节,每学期开展足球嘉年华、足球家校联盟、篮球家校联盟等活动,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与团结、拼搏与进取。同时我们也让家长、社区的体育爱好者加入到学生的体育教育中来,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和家长、学生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往更宽、更深的方向发展。
为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我校在体育节、运动会等活动中,积极拓展增添趣味项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每次大型体育活动学生的参与率均达到98%以上。为了开拓学生的眼界,2017年我校邀请北京首钢男篮走进东风中学,2018年我校组织校足球队前往北京奥体中心观看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北京北控燕京队对新疆雪豹纳欢队比赛,2019年组织校篮球队前往首钢体育馆观看WCBA联赛北京首钢对八一南昌队比赛。学校连续多年获得燕山地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连续多年获得燕山地区初中生篮球赛男女子冠亚军、“足趣杯”足球赛冠军,2020年被评为全国篮球特色示范校。
人们常说“健康是一,其他一切是零。”确实,没有前面这个一,无论有多少零也还是零,只有有了这个一,那些零才有了意义,才能变成成千上万。因此,没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的教育也就变得毫无意义。这次的考核评价方案,将会带来全社会对体育的重视,让全社会更加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为我们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