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2021年十大关键词
2022-01-01 14:3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城市副中心十大关键词

奋进新征程,推动新跨越。回首过去的一年,城市副中心 大事多、喜事多。城市框架全面拉开,优质要素加速聚集。重点项目捷报频传,“两区”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我们特意为您梳理了十个关键词,和您一起来回顾城市副中心2021的年度记忆。

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位于张家湾设计小镇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投入使用。标志着通州区“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体系初步建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区委宣传部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策划制作推出《我在城市副中心为党送祝福》创意互动H5融媒产品,共有17万人次参与“为党送祝福活动”。

2.高质量发展

2021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给北京城市副中心“量身定制”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提升城市副中心承载能力。《意见》围绕六个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北京发展新高地。二是推进功能疏解,开创一体化发展新局面。三是强化规划管理,创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典范。四是加强环境治理,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五是对标国际规则,搭建更高水平开放新平台。六是加大改革力度,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3.通 航

2021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给北京城市副中心“量身定制”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提升城市副中心承载能力。《意见》围绕六个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北京发展新高地。二是推进功能疏解,开创一体化发展新局面。三是强化规划管理,创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典范。四是加强环境治理,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五是对标国际规则,搭建更高水平开放新平台。六是加大改革力度,增强发展动力活力。6月26日,京杭大运河北京段举行通航仪式,40公里河道迎来旅游通航11月,位于京冀交界处的北运河杨洼船闸项目正式开建,2022年夏天,有望实现大运河京冀通航。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10月12日,三河市与通州区交通、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暨北京潞河中学三河校区和北京实验学校三河校区揭牌、燕郊西出口通车仪式举行。12月22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工程——厂通路北京、河北段同步开工建设,标志着城市副中心与河北廊坊北三县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向纵深迈进。

4.北京环球度假区


9月20日,北京环球度假区盛大开园。每年预计接待游客数量在1000万至1200万人次,预计年度营业额将超过100亿元,成为城市副中心乃至北京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北京环球主题公园一期项目是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点项目。聚焦文化旅游,通州将承接好环球主题公园资源外溢,重点抓好“一区、一河、三镇”建设,打造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

5.1号线、八通线贯通


8月29日首班车起,北京地铁1号线、八通线两条线路已正式“合二为一”,开启跨线运营模式。乘客在四惠、四惠东两站告别了“翻山越岭”式的全员换乘,实现了“一趟车坐到底”。贯通之后,1号线八通线全长达54.47公里,运营全程用时为85分钟。

6.绿色发展

绿色是城市副中心最鲜明的底色。城市副中心早已确立了低碳高效的绿色城市标准。10月19日,2021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开幕,并举行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城市副中心这座森林城市正在拔节生长。自2018年以来,城市副中心已新增造林面积11.2万亩。建成东郊森林公园、台湖万亩游憩园森林组团等8个万亩森林组团。“水韵林海,千年绿城”的绿色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7.开学·开业·开诊

12月18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正式开诊,日门诊量可达4000人次,将全方位承担起城市副中心医疗卫生服务功能。今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全国及本市处于领先地位的优质学科也将设置于通州院区,建设以创伤急诊急救、妇产、肿瘤、研究型病房、全科医学为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6月18日,北投爱琴海购物公园正式开业迎客。项目商业面积8.3万平方米,引入了近200家国内外知名品牌,打造新的商业地标。8月31日,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举行新校园落成后的首次开学典礼,新校园位于中山大街50号,1400多名师生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8.重大工程

位于城市绿心的博物馆、剧院、图书馆“三大建筑”主体结构全部封顶,初步展现副中心公共服务国际新标准。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路入地改造等区域性超大型标志性工程全速推进。武窑桥等跨河桥梁建成投用,广渠路东延建成通车。10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通州院区开建,将建医疗功能区、科研办公区、康愈花园。年底前,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都实现了主体结构封底。11月,北京城市副中心“十四五”时期重点项目库工程——通州区档案馆新馆破土动工,预计2024年建成投用。

9.“两区”建设

8月2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两区”建设成果专题发布会,在北京国际财富中心举办,交出副中心“两区”建设一周年亮眼成绩单。9月6日,在2021年服贸会走进城市副中心主题活动上,城市副中心“两区”顾问委员会正式成立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永久会址、北京时装周永久会址三大品牌永久落户城市副中心。张家湾设计小镇“收获”了三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截至12月上旬,通州区“两区”建设项目库内共有项目227个,预计投入资金约1384.84亿元。

10.抗击疫情 隔离不隔爱

12月19日,通州宋庄镇小堡村华卿画室一名学生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部分密接学生因隔离原因,无法按时回到报考地参加考试。

隔离不隔爱!为解决考生燃眉之急,通州区委、区政府积极协调,通过“跨省调卷”的方式,让这些学子在通州就地顺利参加考试。

疫情无情人有情!冬至为隔离人员送上热腾腾的饺子;为一线防控人员送上暖心的姜糖水;为被隔离的师生送上生日蛋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一个个暖心故事在副中心上演。

内容转自 通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 朱广帅


作者:

北京通州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