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学年末,一二年级如何考?考什么?这是近期很多学校和教师关注的热点。政策规定不能用“纸笔考试”的方式进行,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改进考试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近日,海淀区不少学校都组织了一系列的“乐考”活动,原本枯燥单一的期末考试,被闯关游戏替代,让考试既富有知识性,又“欢乐”无穷。
乐学展示 趣享童年
十九中附属实验小学积极落实“双减”各项政策,通过“学习成果展示”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了宽松的教育环境,引导低年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展现自我。
本次乐学嘉年华活动以闯关游戏为主,把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科学和道德与法治8个学科的内容串接在一起。为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展示学习成果,老师为同学们精心设计了8个闯关项目,12个闯关小游戏,孩子们在学习展示活动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变得乐学、爱学。
学生们通过趣识汉字、玩转古诗、能说会道、心灵手巧、火眼金睛等游戏方式一一闯关,每闯过一关,都能获得一枚通关印章。在愉悦的氛围中,孩子们顺利地闯过了一关又一关,收获成功和快乐的同时,温故而知新,为新学期的学习增强了动力。
这样一场别出心裁的嘉年华活动,不仅丰富了学校智慧教育评价体系的内涵,更关注到每个鲜活的个体,让每个学生都遇见“更好的自己”,从而让孩子们也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自信和成长。
职业体验让“闯关”有趣又有料
1月4日至1月6日,海淀区第四实验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期末花式闯关助成长“争星”活动——一年级一起向前冲“萌”娃趣闯关,二年级一起向前冲“萌”虎勇闯关。
学校还设计了“小老师”“小交警”“小小钟表师”“小小消费者”“小小朗诵家”“小小歌唱家”等学生喜爱的职业体验活动项目,增加了趣味性和知识性,学生们在玩中做,在玩中学,在实践中成长。
通过“闯关”改变评价方式,减轻学业负担,英语、语文学科的认读与背诵,积累与运用,阅读与表达,数学学科的口算与表达,方向与位置,说理与动手操作,数学与生活等融入无纸化闯关游戏中,寓学于乐。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快乐成长。
“乐考”综合素质 老师却不是“考官”
为切实落实“双减”政策要求,首师大实验小学依托学校成长课堂理念以及《一年级学生评价改革方案》,一年级期末测评巧设闯关情境,紧密联系学生真实生活,以活动和游戏的方式,全方位评价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结合一天的日常作息和与钟表相关的知识,同学们用前期实践作业中自制的钟表,边介绍自己的安排,边拨动钟表的时针和分针。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巩固了时间知识,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更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深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乐考”中,老师们不再是考官,而是同学们体验之旅的陪伴者,是成长之旅的见证者。同学们看着满满的印章,快乐、自信的笑容洋溢在脸上。通过“乐考”,老师们不仅能了解同学们的知识与能力掌握情况,也能了解大家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是一次综合素质的验收。(记者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