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都体育馆、海淀区24家酒店进入闭环管理阶段,全天候为北京冬奥赛事提供服务保障工作。一幅幅具有中国特殊的手工剪纸、一套健身服、一包钟爱的小零食……这些服务保障人员的行李箱中的物件有什么特殊意义?这些物件里蕴含着他们怎样的期待?记者带你听听他们怎么说。
非遗手工艺展现中国特色
“wonderful的谐音旺得虎,最近非常流行,恰逢即将迎来虎年,我就剪了一副这样的剪纸。”利益相关方住宿区域经理崔渊对记者说。
在丽亭华苑酒店,初见崔渊,记者就被她正在进行创作的剪纸作品所吸引,区别于传统印象的红色剪纸,崔渊创作的是一副“蓝色老虎”。“考虑到冬奥会主题,所以选用的蓝色的纸张进行创作,将老虎身上部分团花的造型改为雪花造型,尾巴上剪有‘BEIJING2022’字样。”崔渊说。
打开崔渊的行李箱,手工剪纸、扇面、小灯笼……一件件具有中国特色的小物件展现在眼前。“这个扇面是宣纸的吧?是要在上面进行创作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崔渊细细道来:“打算画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比如说牡丹花,比如说中式建筑。我箱子里还有水彩和油画棒。如果有空闲的话,我可以跟我们组的同事一起来画,也可以赠送给外宾。”
“她是我们组准备行李最全、最丰富的一个。”与崔渊同为工作组,来自区文旅局的张亚雄对记者说道:“在我房间床头上摆放的红色小玩偶,就是崔渊给我们准备的。我们还一同制作了标有‘2022’的蓝色发卡。冬奥会开幕的时候,我们可以戴上它,共同助力冬奥会。”
深入挖掘亮点记录精彩瞬间
“我在2008年奥运会时从事体育展示的中英文播报工作,2022年冬奥会我又从事新闻宣传和新闻运行的工作。”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运行团队新闻运行兼新闻宣传副经理范杰说,“虽然岗位有所不同,但最终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拼搏至最后,一起为冬奥的成功举办而努力。”
1月22日晚,当记者联系到范杰时,她正和家人在一起吃饭,“我的行李已经收拾好了,明天就要进闭环了,今晚提前陪陪爸妈和孩子,这一年真是太感谢我的家人了,有了他们,我才能在前方踏实工作,今年不能和他们一起过年了,也提前祝我的家人和朋友们新年快乐。”
据悉,1月23日起,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闭环工作的人员集中进入闭环酒店,统一管理,统一吃住、出行。当记者问她行李箱内都带了什么物品时,她打开箱子说,“你看,都是些基本的日用品,还有工作使用的手机、手持稳定器、电脑、灯光等,以及家人给我准备的零食,一张全家福和几本书。”
记者看到,三册《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和两本矛盾文学获奖作品放在她的行李箱内。“这些书就是我最想看的,因为平时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所以届时就利用赛后那段时间,把它一一读完。”作为新闻运行兼新闻宣传的副经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是她用得最多的物品,她的笔记本和手机里全是剪辑软件。“我做记者13年了,作为宣传副经理,平时就是要深入挖掘冬奥会赛事之外的感人故事、小细节、小亮点,将它第一时间用文字记录下来、用手机拍摄并剪辑成视频提供给记者,我希望可以让场外观众了解我们、了解冬奥会。”范杰说。
此外,记者了解到,辣条、火腿肠、酸辣粉、茶叶蛋等零食,手磨咖啡机、小型茶具、小型健身器、按摩器等也满满地装进了闭环期间工作人员的行李箱中。冬奥会期间,海淀区将在场馆保障除运动员之外的10类人员,包括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及陪同人员、技术官员、奥组委工作人员、媒体人员、志愿者等,共计为9470人提供闭环服务保障。(记者 吴玥萱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