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文物故事 · 第三期|一支见证北平和谈的钢笔
2022-02-08 17:3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苏静使用过的钢笔

年代:1949年

质地:金属 塑料

尺寸:长13.5厘米

来源:平津战役纪念馆提供

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基本陈列中展示着一支派克牌钢笔,它是1949年初,时任东北野战军参谋处处长苏静,与国民党方面签订《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时所用的钢笔。

苏静(1910—1997),曾用名苏孝顺,福建漳州人。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处长等职,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

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平津战役随之开始。为了使北平这座世界文化古城免遭战争破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在人民解放军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在北平广大群众、各界进步人士的强烈要求下,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接受了谈判的建议。双方先后进行三次谈判,苏静参与了整个过程,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特殊贡献。

▲图片说明:参加第一次谈判的苏静(左二)。

第一次谈判是在1948年12月中旬。傅作义派《平明日报》社长崔载之为代表同《平明日报》采编部主任李炳泉(中共地下党员,非傅作义的代表)等一起,到平津前线司令部所在地八里庄进行谈判。先后与苏静、刘亚楼接触、谈判。由于双方提出的条件差距很大,第一次谈判无果而终。

1949年1月8日至9日,傅作义迫于形势压力,派周北峰、张东荪为代表赴八里庄平津前线司令部进行第二次谈判。这次谈判有很大进展,我方提出改编国民党军的方案,对傅部起义人员一律不咎既往,双方形成了一个会谈纪要。

1月14日至17日,傅作义派邓宝珊为全权代表,到通县五里桥平津前线司令部进行第三次谈判。在此期间,东北野战军胜利解放天津,北平守军陷入绝境,傅作义放弃了最后幻想。17日,苏静和傅方人员草拟了《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书》。21日,苏静同傅方代表分别签字。22日,傅作义在《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上签字,至此,北平和谈取得圆满成功。

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入城接管全部防务,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北平和平解放完整保存了这座历史文化古都,为日后筹备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并定都北平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者:编辑研究部 · 杜意娜
来源:香山革命纪念馆


作者:

香山革命纪念馆北京号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