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紫竹院文明小屋城市志愿服务站“吸睛”央视新闻等媒体,小小的几平方米空间究竟有着哪些特别之处?
那就话不多说,与小编一起跟随北京冬奥城市志愿者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我志愿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使命重大,任务光荣……”
在服务站,志愿者们举起右拳,庄严宣誓,他们在这里开启为期39天的志愿服务。
紫竹院公园东门文明小屋城市志愿服务站
与首都体育馆一街之隔
来到小屋内,最先注意到可爱的奥运吉祥物们,经双奥志愿者张文全介绍,文明小屋内专门设置了奥运文化展览角,陈列着历届奥运会吉祥物、徽章等纪念品,通过展示这些纪念品宣传奥运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奥运、喜欢奥运、参与奥运。
在北京冬奥城市志愿服务者中,还有10位台湾青年。在启动仪式上,他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冬奥寄语情景剧,用闽南话、客家话等家乡话,饱含深情地朗读出对冬奥会的期待,以及志愿冬奥的热情,他们表示还将开展更多的结合台湾特色和冬奥会特色的创意活动。
其中,志愿者陈文成已经3年,没有回台湾过年了,能够参与冬奥志愿服务就是他留京过年最重要的事。
“虽然当不了专业运动员,但我们可以用志愿服务,来参与这届冬奥会。”陈文成表示,“希望为两岸融合发展助力,我们两岸携手,尤其是两岸的同胞们,一起向未来,为冬奥助力!加油!”
陈文成的愿望也是两岸同胞的美好期待,愿两岸融合发展,越来越好。
值得点赞的是,在如此寒冷的冬天,文明小屋十分贴心地为市民提供口罩、热水、充电、交通引导等服务,保障市民在户外参与冬奥活动时有良好的体验。
走出小屋,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市民朋友都聚集在小屋旁的拍照打卡地,该区域安置了冬奥主题相框,冬奥吉祥物、赛场等展板,供市民朋友们拍照留念,即使没能亲临冬奥比赛现场,可以通过相片记录下“我”与冬奥的时刻。
除了上面介绍的基础服务,小屋还将结合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以及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写福字、剪窗花、做花灯、猜灯谜等特色活动,邀请市民朋友积极参与体验。
紫竹院街道团工委书记苏香兰说:“我们街道打造‘1+1+22’的服务矩阵,包含一个文明小屋、一个示范社区和22个重点社区,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约400名志愿者将为广大市民提供暖心服务。”
致力于将小屋打造成奥运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展示窗口、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交流窗口、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播窗口、为助力冬奥 增添海淀一份力量。
记者:李洪亚
编辑:罗雨涵
图片:紫竹院街道供图、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