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来到我们身边,顺义居民的冬奥梦,圆了。
4米长的冬奥主题剪纸、打冰球的毛猴、“冰墩墩”“雪容融”泥塑作品、摆放进冬奥村运动员公寓的火绘葫芦、旋律动感的歌曲《冰雪绮梦》,顺义人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中蕴藏着质朴的情感,凝结着对北京冬奥会的真挚祝福。热爱花样滑冰的小朋友,服务北京夏季、冬季两届奥运会的志愿者,顺义人用坚毅的品格、志愿服务的热情,奉献激情与力量,传递奥运精神。
我们参与,我们快乐。
用志愿服务演绎“双奥”故事
杨鸽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杨鸽是牛栏山镇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与志愿服务让她与“双奥”结下深深的缘分。
为了做好志愿服务,杨鸽做足了准备,2007年赴大兴区参加“微笑北京,奥运先锋”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城市志愿者骨干核心素质培训,并获得急救证,掌握英语日常交流用语,储备奥运知识。
2008年夏季奥运会水上项目在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举行。当年6月,杨鸽作为一名北京奥运会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点位于通顺路向阳村路段,提供道路指引、赛事咨询等服务,遇到下雨,为过往路人发放雨具。7月的一天,一位外国游客和同伴自驾行驶至向阳村城市志愿服务站求助。杨鸽用英语询问得知,两位游客要到水上公园观看比赛,迷路了。杨鸽一边用英语为他们指路,一边展开地图指引行车路线和附近的停车场位置,帮助他们顺利抵达水上公园赛场。杨鸽回忆说,有一次在顺义一购物中心,一位外国游客购买衣服,描述了尺寸、大小、材质要求,同时用手比划着,而售货员一头雾水。恰巧经过的杨鸽得知双方困惑后,用流利的英语帮助该外国游客顺利买到合适的衣服。
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行。综合素质过硬、丰富的志愿服务经历,让杨鸽成为了冬奥会服务保障人员。杨鸽说,她将用志愿服务与大家一起向未来。
用音乐传递冬奥力量
李玟瑞录制自己作词、作曲的歌曲《冰雪绮梦》。
“冰雪天地,玉琢银装,这是我深爱的美丽中国,热情洋溢,激情点燃,这是我骄傲的青春中国……”近日,由首都师范大学附属顺义实验小学六年级8班李玟瑞同学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冰雪绮梦》,参加了北京学生管理中心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的冬奥歌曲征集活动。
《冰雪绮梦》这首歌通过富有动感的旋律,朗朗上口、积极向上的歌词内容,表达了新时代中国阳光少年对北京冬奥的期盼,同时展示出孩子们对祖国满满的自信和骄傲。
李玟瑞5岁开始学习声乐、钢琴,10岁开始学习作曲,是学校合唱团成员。《冰雪绮梦》是她学习作曲后所创作的第一首成品歌曲。“这是助力冬奥的歌曲,我的第一想法就是‘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这一愿景,表达对冬奥的期待。”李玟瑞说。
“每次录歌都有不同的感受。这次是拿着自己写的歌曲走进录音棚,有些紧张。词、曲是灵魂,我要用我的声音来演唱出作品的精髓。录制一遍、两遍、三遍……不知不觉间我已投入到这首歌曲里,心里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与骄傲。”李玟瑞说。
“活力少年,自信飞扬,阳光少年,展翅翱翔,相聚北京,共筑冰雪梦想,相约五环,同享奥运荣光……”李玟瑞用暖人心扉的歌声深切表达出了对北京冬奥的祝福。
顺义“花滑五小花”
顺义“花滑五小花”比赛精彩瞬间。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申办成功后,百姓中兴起“上冰热”,花样滑冰逐渐火了起来。在顺义有一群热爱花样滑冰的小朋友,人们亲切地称她们为“花滑五小花”,她们是六岁的董思屹、八岁的申蓂赫、十岁的张雯曦、十一岁的王禹涵和盛开。
“花滑五小花”每周会来训练3至4天,每天3小时,包括冰上训练和陆地训练。
董思屹年龄最小,练习花样滑冰已有一年多,有时她还会带着芭比娃娃来训练,放在一旁,陪着她练习。这一举动给了教练灵感,为她确定了芭比娃娃这一比赛角色。
第一次见到申蓂赫的时候,她脸上“挂了彩”,像只小花猫。摔得最严重的一次,她的右脸肿得很高。“学花样滑冰,哪有不摔跤、不受伤的。”申蓂赫淡然地回复道。很难想象这句话从一个八岁孩子的口中说出。
赛前状态尤为重要。张雯曦被家长们誉为“考试型”选手。每到考级、比赛的时候,只要音乐一响,她便马上进入状态,顺利完成动作。“说是状态好,其实更多的是平时努力的结果。”家长们说道。
盛开和王禹涵是五个孩子中年龄最大的,学习花样滑冰时间也相对长一些,去年成功通过了国家花样滑冰等级测试步法四级和自由滑四级的测试。目前可以完成后内结环两周、后外点冰两周、后外结环两周等具有一定挑战的跳跃动作。“跳跃动作对整套动作难度评定起着决定性作用。她们一次次摔倒就一次次爬起来接着练。花样滑冰是她们的真爱。”王禹涵的妈妈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在ISI花样滑冰表演赛北京站比赛中,“花滑五小花”都获得了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