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畅研发定制化智慧体育算力平台扩充“AI教练”脑容积
尽管北京冬奥会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冬奥效应”还在持续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市民对冰雪运动产生热情,开始走上冰场和雪场,尝试之前未曾体验过的全新体育项目。但是,冰雪运动自身存在一定的入门门槛,毫无经验的新手很难自学上手。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参与冰雪运动,63.0%的受访者担心安全问题,害怕出意外;49.5%的受访者感到技术门槛高。在这种情况下,大众对于专业冰雪教练的需求显著提升。“AI教练”正向寻常百姓的生活走来,助力市民用更少的成本学会冰雪运动。
价格高约课难 冰场一“教”难求
记者来到位于海淀区的一家冰场看到,尽管是工作日的傍晚,但冰场上依然有三十多位市民在享受滑行。记者简单数了数,这其中大约有十几位市民是在接受滑冰课程的教学。“我买的课是最便宜的,半个小时一节课,也要花180元,贵的半小时大概要将近300块。”一位刚刚结束滑冰课的市民对记者说,“而且这个课还不含门票,算上门票就要快300元了。”这是这位市民第四次来上课,目前她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滑行技巧,但为了学会更多滑行动作,她还需要继续坚持到冰场上教练课。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面上单次的滑冰教练课程价格多在150—300元之间。尽管价格不低,但是教练们依然忙得团团转。
一位带孩子来上课的家长告诉记者,因为教练课价格比较高,而且约起来比较困难,后续她会考虑通过私人关系寻找一些体育院校的学生来指导自己的孩子滑冰。“冰场签约的教练都是要提前约的,孩子有空的周末或者节假日都很不好约,还是不太方便。”
毫无疑问,面对大量对冰雪运动充满热情的初学者,中国冰雪教练人才储备捉襟见肘的问题已经显现。
检测教学样样行 AI教练成新风尚
人力不足和成本过高的地方,往往是技术发力的关键端。AI教练的出现,为广大群众提供价格亲民、普及度高的智能教学课程。
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冬奥会上,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项目金牌得主徐梦桃,在训练期间就借助了AI教练进行辅助。在日常训练期间,AI教练可以帮助徐梦桃对每日的训练动作进行分析,以教练视角提供运动轨迹、旋转角度、空中高远度等多维度数据指标,发现失分动作并筛选出当日最佳动作,为她追溯每一跳创造客观条件,从而有效提升训练效果。据悉,该AI教练作为保密项目,已经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队服务了3年多时间。
有着“梦之队”之称的中国国家跳水队同样早已引入了“3D+AI”跳水训练系统来辅助运动员进行训练。据公开资料显示,依托该系统精确分析运动员动作的细微偏差,可以对中国国家跳水队运动员的动作、姿势等进行针对性训练,运动员还可以使用这套系统像复习功课一样及时地对自己的训练动作进行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数据显示,在引入了“3D+AI”跳水训练系统之后的几个月,运动员的训练效率提升了20%。
AI教练想上岗 海淀企业来帮忙
虽然AI教练正向寻常百姓的生活走来,但很多与前端AI厂商合作的服务器厂商却发现,要想让AI教练从教专业运动员转型到教社会大众,其“脑力”与“经验”还需极大提升。
海淀企业宁畅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畅”)首席技术官赵雷告诉记者:“目前在用的‘训练分析系统’核心模型,都是基于十几名、最多几十名运动员的图像数据进行训练形成的。如果要实现更大众化的核心模型,则训练数据量必将成几何倍增长。”在他看来,要想对大众的动作实现更加精准的识别、分析,其所需研究的训练数据必定会快速增长。从这些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指导训练的“动作”模型也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
针对这种需求,宁畅依托X660G45等成熟人工智能服务器产品,携手AI应用企业,研发了定制化的智慧体育算力平台,为“AI教练”扩充脑容积。据介绍,该产品是专为深度学习训练开发的高性能计算平台,满配8颗GPU,GPU之间采用600GB/s的NVLink总线高速互联,且可搭配专属200GHDR高速网络和U.2高速缓存,是训练业务场景的最佳选择。“通过宁畅的定制化算力方案帮AI教练‘补脑’,构建一个智能运动分析系统,可以帮助AI教练尽快上岗,早日走向寻常百姓家。”赵雷介绍。
AI教练的普及,对于我国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加快冰雪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是我国提升国际地位,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会。海淀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方面的全国示范区,在新兴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领域一直都走在前列。包括宁畅在内的众多海淀区科技企业,也一直兢兢业业,希望可以靠自己的科技力量,为提升中国技术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贡献自己的力量。(实习记者 郭思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