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曾暂住北海团城
2022-03-24 12:5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梁家在世的二三代,均记得先人梁启超曾经暂住北海团城。他的外孙女吴荔明说,她母亲梁思庄曾在团城上骑车。但所有人都不清楚梁启超什么时间、为什么住进团城。经仔细研读梁启超给爱女思顺(令娴)的家书,可认定入住时间为1913年5月前后。他于该年11月中旬买下前细瓦厂房子后(位于现国家大剧院南面),从团城搬出。

梁启超中年照

梁启超1912年10月8日从日本回国先住在天津,10月20日入京。进京期间给住在日本的思顺家书中写道:“都人之士欢迎,上自总统府,下则全社会,举国若狂。此十二日间,吾一身实为北京之中心。每日所赴集会,平均三处,来访之客,平均每日百人。旧官吏如徐世昌等,吾亦只能以二十分钟谈话为约,自余则五分钟,得罪人(架子似乎太大)甚多。此三次演说,其势力之伟大,未可量也,然演说时亦颇劳苦矣(民主党演说至三时之久,喉几为哑)”,“日日自晨九时至晚十二时未尝停口,故非逃遁不可矣。”他虽然二十年前(1895年前后)多次来京,很喜欢这里的住屋,却不得不离京在天津长住。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遇刺身亡,政府立刻为梁启超出行安排护卫。4月15日家书写道:“每一出门骑从如云,前日在三贝子花园修禊,自觉犯冠盖游山之诮,深以为愧。此三日间斥去侍骑,仅从两驺以行,稍觉舒适。乃昨日黎宋卿(元洪)复电政府,请加意保护。政府复以二十骑来,几令我不敢复出游(不敢往琉璃厂,仅此仪从烜赫欲买书画,必索值十倍耳)”,“此次入京住东单二条之住宅(系光绪帝师翁同龢旧宅),环以千数人”。因此,我认为他选择暂住于围以高墙的团城以避开大量的护从,可能是主要原因。

而在此之前他于1912年10月18日家书中还曾写道:“吾决二十(日)入京,项城(袁世凯)初预备军警公所为行馆,因吾偶与人言,曾文正(国藩)、李文忠(鸿章)入京皆住贤良寺(贤良寺位于北京东城区现金鱼胡同、校尉胡同、煤渣胡同一带,寺庙建筑已基本不存在。清朝时贤良寺因为临近皇宫,许多外省官吏进京述职多居于此,是内城中一座著名寺院,也是许多历史事件的见证地),彼饬人铺设贤良寺,顷以备矣,此公联络人,真无所不用其极也。”团城承光殿中有从缅甸运来的白玉佛,类似于贤良寺,这可能是入住团城的另一个原因。

1913年9月,熊希龄内阁成立,梁启超任司法总长,在此前后他面临家眷入京找住所问题。

他曾先考虑在漪澜堂安家,8月5日家书中说:“今日适北海,答访一客,循海周遭行,弥望荷花十顷,杂以菱芰黄之属,水佩风裳,冷香飞上,湖外老柳古槐,圆阴匝地,蝉声豪迈,如诉兴亡。胜赏既殚,继以幽感。假使一年后觚棱无恙,则漪澜堂终为我息壤也。”

随后,他又在9月14日的家书中说:“房子看数处,终不合适。今日往看北海之镜清斋(静心斋),其地风景绝佳,布置精雅,号为北海之冠,回廊曲折,居室错落,在山坡上,分五六座,以廊通之。外则弥望荷菱,以全海为一大园,小动物居此当喜欲狂矣。今拟另租一较小之房在近市之地,而家眷则居海上。吾日间皆在市中治事。”

北海公园静心斋

最终,他于该年10月买下前细瓦厂的房子,搬离了团城。


来源 | 北京参事室文史馆微信公众号

作者 | 梁思萃

编辑 | 薄梦嫄

实习生 | 霍鲁香


作者:

北京参事室文史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