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展讯|回望冬奥,共育未来
2022-04-15 16:4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京城周末丨展览活动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想真切体会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亲身去走一走、看一看。“京城周末”栏目将为大家推荐北京的展览活动、胡同小巷、历史遗迹、文化小店,让大家在闲暇周末,走出房间、走进城市,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感受北京这座城市浓郁的文艺氛围,去了解北京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快来跟小印一起周末打卡吧!

01 庆隆尊养崇庆皇太后专题展

展览日期:本展览为常设展馆

展览时间:8:30-17:00,周一闭馆

展览票价:60元(门票)

展览地址:故宫博物院 寿康宫展厅

崇庆皇太后钮钴禄氏(1693——1777),满洲镶黄旗人,乾隆皇帝的生母,谥号孝圣宪皇后。本展览从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特别遴选出与崇庆皇太后相关的文物六十余件,分为“母仪天下”、“慈寿无疆”、“母子情牵”三个单元进行展示。希冀通过实物展示崇庆皇太后的往昔生活,窥见乾隆盛世的背景与风尚。

02 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艺术家作品展

展览日期:2022年04月04日 至 2022年04月27日

展览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

展览票价:免费

展览地址:中国美术馆

潘主兰、启功、王学仲、李铎、沈鹏、欧阳中石、孙其峰、刘江、沙曼翁、姚奠中、尉天池、陈方既、刘艺、孙伯翔、周慧珺、高式熊、张海、沈定庵、段成桂共19位德艺双馨的书法家是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他们始终坚守艺术理想、坚持弘文载道,成为当代书坛的艺术标杆。此次展览展出这些艺术家的作品19件,显示出精深的艺术修为与丰厚的人文学养。

03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

展览日期:2022年04月14日 至 2022年05月17日

展览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

展览票价:免费

展览地址:中国美术馆

民族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旨在呈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彰显民族文化的现代进程。本次展览囊括了民族题材中国画作品近80件,作品既坚守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又融入了多元文化交互之下的人文元素,表现出中华民族和谐相处的繁荣图景,以此迎接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04 文脉华章葛晓弘综合材料绘画展

展览立足时代脉搏和地方传统文脉,生发文化内涵,分为“文脉系列”和“江南窗语系列”两个版块。“文脉系列”的作品表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三大时期文化历史进程的意义。“江南窗语系列”的 作品抽离出窗花元素,使软性的纸浆和矿物色相结合,将其再次凝固之后呈现出的塑形之美,烘托江南烟火之气。

05 红 烛 颂 闻一多、闻立鹏艺术作品展

展览日期:2022年04月02日 至 2022年07月03日

展览时间:10:00-16:00,周一闭馆

展览票价:20元

展览地址: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闻一多先生是广为人知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斗士,也是艺术家,闻一多的一生一直游走于文学与美术之间,留下了大量的艺术作品。闻一多三子闻立鹏受父亲影响,从事油画创作和艺术理论研究,是闻一多先生艺术主张和人格力量的直接继承者,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的优秀代表。本次展览旨在向世人展现父子二人的艺术才华,同时希望观众在欣赏他们艺术作品的同时,思考他们的美学价值,感悟他们的精神魅力。

06 共育未来奥林匹克科技艺术展

展览日期:2022年04月09日 至 2022年05月03日

展览时间:10:00-16:00,周一闭馆

展览票价:20元

展览地址: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刚刚结束的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清华美院多名艺术家和设计师积极参与、贡献智慧。展览汇集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1位老师团队的奥林匹克相关作品,通过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的意象空间,多维度呈现奥林匹克“力与美”的文化内涵。让观众通过科技艺术感知奥林匹克精神,追寻卓越的奥林匹克之路。

07 重返·奥林匹亚延续千年的生命盛宴

展览日期:2022年04月20日 至 2023年01月02日

展览时间:10:00-17:00,周一闭馆

展览票价:68元起

展览地址:RE睿·国际创忆馆

本展览是中希建交50周年文化交流巨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带领我们到2500年前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去追寻奥林匹克运动的渊源与精神内核。720度全域展演文化互动体验、XR数字互动,带来走在故事里的沉浸式丰富观感,全程参与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盛况。始于竞技,不止于竞技。从文学到建筑、从音乐到艺术、从诗歌到哲学……感受奥林匹克精神所承载的人类文明之光。

温馨提示:部分展馆采取错峰限流参观、实名预约等措施,请您提前到其网站、公众号等官方平台查询、预约。(疫情防控期间出行,要严格遵守北京市疫情防控相关规定,逛展前不要忘记准备好有效的身份证原件和实时“健康码”哦~)


作者:

北京印迹inBeijing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