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学城研发机构成功实现100公里量子直接通信
2022-04-27 10:3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近日,位于中关村软件园的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科研副院长、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团队和清华大学陆建华教授团队,合作设计了一种相位量子态与时间戳量子态混合编码的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统,成功实现100公里的量子直接通信。这是至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量子直接通信距离。此次量子直接通信距离刷新了世界纪录,不仅在中国更是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了海淀科技的强劲风采。

龙桂鲁多年来一直深耕于量子直接通信的研究,并带领着中国量子科研力量不断前行。2016年至2017年间,国内多所高校的科研团队分别合作完成了龙桂鲁等提出的基于单光子和基于纠缠的量子直接通信协议的原理演示实验。2019年,龙桂鲁团队与陆建华团队合作,成功研制了量子直接通信系统,实现1.5公里光纤距离下50比特每秒的安全通信速率。2020年,他们发布实用化量子直接通信样机,实现了10公里光纤中4千比特每秒的传输速率。同年,他们将通信距离提升至18公里。近日,合作设计并实现的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统,使量子直接通信距离首次达到100公里,极大程度地提升了量子直接通讯的距离,该突破不仅可在无中继条件下实现部分城市之间的点对点量子直接通信,还可支撑基于安全经典中继建立的广域量子网络的一些应用。这一成果为实现《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中,建设基于安全中继的城际量子示范网络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期间,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将进一步面向国家战略急需和国际科技前沿,加快世界一流研发机构建设,整合北京优势资源,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立自强与占先领跑,为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厚积力量。(记者 索悦)


作者: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