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一小长假的构成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4月30日至5月4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4日(星期日)、5月7日(星期六)上班。可以看出,5天的小长假,实际由4个休息日(2个周六、2个周日)和1个法定节假日构成。之所以要区分休息日和法定休假节日,是因为两者的加班费计算标准不一样。
二、支付加班费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三、如何计算加班费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五一小长假包括了4个休息日和1个法定休假节日,如果是在调休的休息日或期间的休息日内加班,则应当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工资;如果是在1个法定休假节日加班,则应当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工资。
如果在五一小长假工作日期间,存在延长工作时间的,仍应当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工资。比如在4月30日(周六,休息日)加班,该日工作10个小时,那么在8小时内,应当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工资,但超出8小时外的2个小时,仍应当在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工资的基础之上加付150%。如小王日平均工资为500元,4月30日工作10个小时,那么其该日加班费为500元×200%+500元×200%÷8×2×150%=1375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周六、周日)工作的,如果用人单位能安排补休,则无需支付加班费;第二款规定,采用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比如交通、铁路、邮电等需要连续作业的员工)的,其综合工时如果超出法定标准的,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支付加班工资;第三款规定,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企业高管、外勤、推销人员等)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四、公司不支付加班费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不按照规定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的,应当承担行政处罚和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的双重责任。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单位经济形势异常严峻,劳动者就业压力倍增。希望单位老板和员工能够相互理解、包容,携手共渡难关。
文章来源 | 大兴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