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包楼送药、点对点送医……朝阳全力保障封(管)控区域居民就医购药
2022-05-06 18:5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日前

朝阳部分区域被划定为封(管)控区域

如何保证居住、生活在

这些区域内的居民就医购药需求

成为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在这方面

各街乡持续完善就医购药流程

打通线上线下双渠道

针对不同人群,精准实施医疗保障

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居民需求

劲松

封控区打通就医渠道闭环就医

劲松街道致力于

完善封(管)控区域内就医流程

打通就医渠道,制定保障方案

满足居民急需就医和

必须购买药品的需求

并协调落实保障人员和应急车辆

“家中老人摔倒磕到头了,需要就医……”

5月1日上午,街道医疗保障组接到一位居民带着哭腔打来的求救电话。

打电话的是老人的女儿,工作人员一边安抚她的情绪,一边了解现场情况,并指导正确处理方法。同时,其他工作人员同步联系120,并联系病人所在居委会着手安排社工和车辆陪同就医。

很快,救护车顺利将老人送到附近的垂杨柳医院就诊。医疗保障组负责人金颖介绍,急诊病人外出就医全部为闭环管理,“先由我们叫救护车、安排陪同的社区人员,病人和陪同人员分两辆车前往医院,就诊结束后再由医疗组拨打120电话叫救护车送病人回家。”

劲松街道老旧小区多

需要看病吃药的老年人也多

街道办事处针对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

制定了不同的医疗保障方案

封控区闭环就医

管控区细心代开药

防范区发放临时出入证

还为有需求的居民精心安排透析专场

确保每一位有就医购药看病需求的居民

都能及时看上病、吃上药

潘家园

医生、社区工作者爱心接力代购药品

潘家园街道部分地区属于封(管)控区

里面居住着7000多户居民

购药需求量大,药品种类多

药品从哪里买?由谁买?怎么买?

潘家园街道探索出闭环送药机制

成立数据组、就医保障组、购药组

由医生、社区工作者“爱心接力”

帮助居民代购药品

与封(管控区内的服务保障人员合力

将药品送至居民家门口

为了保障封(管)控区、临时管控区居民们的基本生活诉求,特别是就医购药的需求,潘家园街道探索出一套闭环购药法。

每天由封(管)控区内的服务保障人员登记居民需求报给数据组,数据组将信息提交给就医保障组的医生进行研判,医生确认好药品名、购药医院后,再由数据组将信息分派给购药组,购药组成员在采购完药品后,将药品放在对应小区的货架上,由封(管)控区内的服务保障人员送至居民家门口,从而完成闭环购药。

疫情发生以来,街道疫情防控保障专班办公室内每天都会出现“派活儿”的场景。“明天一早出发,先去垂杨柳医院,再去东直门中医医院。”接到任务后,购药组成员王倩默默在心里规划着。

王倩原本是潘家园街道华威里社区的工作人员,疫情发生后,她被紧急借调到疫情防控专班,成为五人购药组中的一员。“从疫情开始到现在,相关的购药流程已经很熟悉。”王倩介绍,这样的“跑腿”行动,上午、下午各一次,“累是累点,但是能为居民解决实实在在的难题,心里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除了购药

居民的就医需求也要得到保障

封(管)控区内还有孕妇

需要定期产检

有些老年居民有基础病

需要定期就医……

为了保障这些人的就医需求

医疗保障组的医生们会随时上线

根据居民需求协调相关医院进行接诊

南磨房

临时管控区组建医生志愿者服务队

南磨房乡临时管控区美景东方小区

有一支特殊的医生志愿者服务队

他们由居住在小区里的医生志愿者组成

居民们日常的求医问药需求

服务队的医生们基本都能协助解决

实施临时管控后,美景东方小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在小区各个群内发布征集医生志愿者的通知。通知发出不到一天,就有8位居民报名,既有内科、儿科、妇科医生,也有口腔科、跌打损伤科医生。

就这样,医生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第一个解决的是黄女士儿子的拔牙问题。“孩子乳牙还没掉,里面的新牙齿已经长出来了,乳牙再不拔掉怕影响新牙生长。”黄女士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她在社区群里发了一条求助信息。

正好,医生志愿者服务队有一名来自北京东区口腔医院的口腔医生李大伟。帮孩子查看口腔情况后,李大伟表示,乳牙滞留对无菌环境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孩子乳牙的松动情况符合条件,可以直接拔掉。

李大伟当即与他所在的医院沟通,并让同事帮忙闪送纱布、棉球等医疗器具。拿到器具后,李大伟通知黄女士带着孩子来到楼下公共区域,不到5分钟,便将两颗松动出血的乳牙安全拔出。

据介绍,除了特殊情况进行线下服务,医生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们主要在线上为居民提供免费医疗咨询服务。

自划定封控区、管控区、临时管控区以来

南磨房多个社区连夜摸排

慢性病患者、孕妇、新生儿

老人、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基本情况

以居民微信群为基本沟通渠道

实时了解居民就医问药需求

根据卫健委专业的流程与研判

确定就医方式

保证居民诉求及时得到解决

十八里店

20分钟接力营救危急病患

摸排了解需求,建群公布电话

人包楼送药、点对点送医

线上线下看诊双结合……

十八里店地区成立就医保障工作专班

抽调乡机关、地区卫生服务中心精锐力量

同各涉疫点位村、社区医疗专干并肩作战

确保封(管)控区医疗保障不打烊

4月29日中午12时左右,弘善家园第三社区前台电话响起。“我老伴得了肿瘤,刚才一直呕吐,现在昏迷了,能不能帮我送医院?”

驻点就医组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把情况传到了就医联络群里。当看到室外有一辆救护车正起步行驶时,就医组两名组员赶紧冲到车前,挥手示意司机停车,向车上医生说明情况,请求其帮忙联系救护车辆,并留下了联系电话。

随即,两人又回到社区看看群里有没有进展。得知已经联系上朝阳区卫健委,两名组员松了一口气。

20分钟后,救护车来了,病人被妥善送到附近的三环肿瘤医院,一场紧张的救助接力得以完成。

类似的故事

在十八里店乡还有很多

面对封(管)控

十八里店地区快速部署

第一时间摸排特殊人群身体健康情况

建立了孕产妇、定期化疗透析、

慢性病等重点关注人群信息台账

通过发布公告、群消息等形式

公布24小时就医保障电话

同时不断优化工作流程

确保居民就医购药需求

得到及时回应、高效处置

建外

下沉“管家”全程陪同孕妇外出产检

在建外街道光辉里小区

为了让有就医购药需求的居民

及时看上病、吃上药

街道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可没少忙活……

前不久,建外街道机关工作人员、“建外管家”孟甜甜正在光辉里小区忙活,突然接到一条群内诉求信息,小区内有一名孕妇突感不适,要去医院产检。

同为母亲的孟甜甜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行动起来。在短暂安抚该居民稳定情绪后,她立即向指挥部报告,找医生线上问诊,考虑到产检的必要性,区疾控相关部门经过研判,让其外出就医。

孕妇独自一人去产检,孟甜甜有些担心。于是,她主动提出陪同该居民一起去医院。孟甜甜全程帮助填写信息、协调车辆,并在医院等待其产检结束。该居民十分感动,隔着屏幕,对孟甜甜连连道谢。

“我也是一名母亲,将心比心,我愿意尽一些微薄之力,让这位‘准妈妈’安心一些,心情舒畅对孕妇十分重要。”孟甜甜说罢,又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

在光辉里小区

还有许多重病、慢性病及特殊体质居民

为了保障居民外出就医

建外街道制定了

安全、便捷、高效、清晰的流程路径

线上线下看诊双结合

各楼层都配备了“建外管家”

并开通了7部暖心热线电话

居民可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就医需求

连日来

朝阳区持续拓展用药就医通道

开通部分街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开药绿色通道

做好封(管)控区医疗服务保障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力支撑

朝阳群众众志成城,攻坚克难


作者:

北京朝阳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