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障小运动员们的体能,我们专门根据他们的身体素质特点,再结合他们各自专项训练项目,推出了居家健身指导视频,帮助海淀小将们在家也能安心备战。”海淀区体育科研所训练康复研究中心体能教练潘江告诉记者。
北京市第16届运动会预计于2022年夏季举行,海淀区的青少年运动员摩拳擦掌,准备在比赛中展现海淀风采。受疫情影响,让许多小运动员无法前往场馆进行训练。
专项训练指导视频“海淀体育”上线
“居家健身体能训练指导视频一共包含四期,分别包括基础体能训练和进阶体能训练两部分,配合动作示范图片、动作要领文字讲解和小视频等,通过‘海淀体育’公众号进行发布。”区体育科研所训练康复研究中心体能教练温珍介绍。
记者在视频录制现场看到,第二期训练内容是以核心稳定性力量耐力训练为主,具体的训练内容包括单脚平板支撑、侧平板支撑、俯卧游泳式、超人式等多项训练内容。温珍在镜头前对这些动作的标准姿势进行逐一展示。
“核心稳定性由局部或节段间稳定性、整体稳定性和整体灵活性组成。要想获得优异的运动表现,除了提高四肢肌肉力量,还要不断加强身体核心的力量。”温珍告诉记者。
特殊环境下的特殊设计
不同于专业的运动场所,家庭中的活动空间相对较小,小运动员们的很多传统练习内容难以进行。但是区体育局设计的训练内容,只需要一个双臂展开的空间,就可以进行充分锻炼。
“我们设计的动作,在家里的客厅即可完成。”潘江向记者现场展示了一下动作,“我们的小运动员还可以使用5毫米的瑜伽垫放在地板上,这样可以减少声音,不打扰邻居。”
为了确认小视频的锻炼效果,记者在现场连线了区业余网球体校运动员李雨轩,他告诉记者:“我们家里面积不是特别大,我之前在家运动的时候非常容易碰到家具。而且运动的时候如果分心留意身边的情况,就无法完全沉浸在锻炼当中,效果也会打折扣。有了这个小视频,我在自己的屋里就可以轻松完成训练内容,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区体育科研所所长倪泽飞介绍,“抗疫不间‘锻’,停课不停‘炼’系列小视频主要是从小运动员们的角度出发而设计录制的,科研所下属的训练康复研究中心主要就是负责体育科研工作,组织开展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以及保障各体校及体育传统校运动损伤预防、治疗、康复等工作。小运动员们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微信人人都有,通过微信发布小视频,大家练习方便,查看也方便。能让他们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区体育局副局长梁志刚表示,按照停训不停练的竞技体育要求,各体校积极开展了线上指导居家健身的训练模式,通过因地制宜的训练,为小运动员打下了良好的体能基础,最大限度保持了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距离2022年市运会越来越近,相信在区体育科研所的居家健身指导视频帮助下,海淀的运动小将们一定能奋勇向前,在赛场上夺得佳绩。(记者 郭思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