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北京召开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从5月13日开始,利用周末窗口期,连续三天在东城、西城、朝阳等12区开展核酸筛查。在核酸筛查期间,倡导民众居家办公、居家休息,减少流动,就地参加核酸检测。那么,在海淀区居家办公的上班族们是如何安排居家生活的?如何保证办公质量的?记者联系到家住甘家口街道的韦先生。
化身美食达人 线上PK厨艺
5月13日,韦先生已经居家办公近一周,虽然不能到单位去工作,但停岗不停工,一方书桌、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属于他的“居家工位”就这样诞生了。“现在都是无纸化办公,而且大部分工作都可以通过微信、邮箱这类软件进行沟通,所以其实居家办公对工作进度并没有影响。”韦先生告诉记者。
从居家办公的第一天起,韦先生依然保持和上班时一样的作息,8点起床,9点半正式开始工作,唯一不同的就是午餐了,“平时在单位中午都是吃食堂,到时间了直接去就可以了。这一居家,吃饭成了问题。”韦先生今年29岁,他告诉记者,自己和新婚太太都不太会做饭,平时经常去住在石景山区的父母家“蹭”饭,现如今他们响应国家号召减少人员流动,所以韦先生决定自己学做饭。
“虽然是居家了,但这生活也要有滋有味,果蔬肉类还有生活用品都不用抢,打开手机在各类购物平台上什么都有,想吃什么就买什么,特别方便。这不,前两天我和我媳妇儿一起学会了做红烧肉。”从居家的第一天起,韦先生便通过视频记录,将居家一周的午餐和晚餐的制作过程都拍了下来,随后通过微信分享给同样居家办公的朋友们。几天下来,朋友们相互切磋、相互学习,每个人都有几个拿得出手的菜。“每天觉得最有意思的时候就是晒一晒今天吃的饭菜,平时都是不做饭的主儿,这回可算是过足了做饭瘾。”韦先生说他和朋友们约定好等到疫情结束见面时一块做顿饭。经过这几天的“锻炼”,韦先生已经成为爱人心中的“美食家”了,家人想吃什么随时点,他都能做。
居家防疫生活一样多彩
除了正常的居家工作和生活,每天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就是下楼做核酸检测。“我家这边之前管控,那时候社区里组织我们分批次下楼做核酸,这周解封了,我们就到离家不远的核酸检测点去做,走过去不到10分钟,现在已经做这么多轮了,所以大家也都摸出了规律,一般什么时间做人比较少,都有意识的分散着去,也是避免排队聚集。”韦先生告诉记者。
韦先生家除了他和太太以外还有一个家庭成员,就是他们的宠物狗球球,“现在每天工作完,我和我媳妇儿就一块到小区里遛遛狗,回来追追剧、跳跳‘本草纲目’,我发现生活节奏逐渐慢下来也挺好的。”韦先生说,居家给了他更多自己的时间,也更能静下来和爱人谈谈心,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儿。最近他想重新拾起学生时代的吉他,听听歌、弹弹琴,轻松地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他和家人共同期待着这场疫情早日结束,生活恢复正常。“疫情无情人有情,每次去核酸检测看到那么多昼夜辛苦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医护工作者,都觉得他们很伟大。我们好好配合政府工作,不流动、少聚集,也要为战疫尽最大努力。”韦先生说。(记者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