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域内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真实记录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现了近代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英雄篇章,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丰功伟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值“5·18”国际博物馆日之际,由东城区委宣传部发起,依托域内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代表,策划举办“5·18 我亮宝”——东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18”国际博物馆日“云端亮宝”活动,通过线上发布视频,“亮”出基地馆藏珍宝,讲述背后的感人故事,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本次线上发布自5月18日-20日,连续三天,每天一期。您可以通过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讲述,了解他们的“藏品故事”,感悟不同故事下同样炙热的爱国情怀!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的藏宝故事——
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是中国唯一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1958年开始兴建,1963年由毛泽东主席题写“中国美术馆”馆额并正式开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家文化标志性建筑。该馆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典藏大家艺术精品、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促进当代艺术创作、打造美术高原高峰、惠及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职责。该馆现收藏各类美术作品12万余件,涵盖从古代到当代各时期的中国艺术名家代表作品,兼有丰富的民间美术作品和外国艺术作品,构成中国美术发展序列。该馆已举办数千场具有影响的各类美术展览,反映了中国美术繁荣发展的态势,成为中国与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近年来,该馆策划了“弘扬中国精神”系列展、“典藏活化”系列展、学术邀请系列展、捐赠与收藏系列展、国际交流展系列、国际交流“一带一路”特展系列等新型展览模式,产生广泛而持久的社会影响。
宝物故事
《粒粒皆辛苦》方增先 中国画 105×64.5cm 1955年 中国美术馆藏
方增先,1931年生于浙江兰溪。50年代初毕业于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并留校任教。因有感于当时中国人物画面临的现实课题,他立志专攻国画人物,并开始了边教学边探索的艺术历程。他以深入的研究和卓有成绩的创作成为“浙派”水墨人物画的重要代表。1983年他调入上海,先后任上海美术馆馆长、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粒粒皆辛苦》乃画家教学期间对学生不注意节约粮食有感而作。作品以墨线为骨,吸收了西洋绘画明暗、块面的手段,描写一位赶着满载丰收稻谷的马车的农民捡拾麦穗时的专注神情,表达了这句妇孺皆知的唐诗喻示的精神。
讲解员吴为山
吴为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中国美协副主席,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文科二级教授,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导,北京大学-中国美术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首席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吴为山还有一个重要身份——中国美术馆一号讲解员,他通过央视《馆长说馆藏》《美术里的中国》节目以及中国美术馆《馆长说经典》《美时美刻》等栏目,结合线下展览,将公共文化服务落在实处,以美化育,以艺暖心。其代表作有立于德国的《马克思》、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旗帜》、中共中央党校的《孔子问道于老子》及香山革命纪念馆组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组雕等。雕塑作品《雷锋》入选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是在明清皇宫及其收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性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1961年故宫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故宫是我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现存的唯一实例,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博物院所管理的明清建筑群总占地面积10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23.33 万平方米。故宫博物院共有藏品1863404件(套),依据不同质地和形式,可分为绘画、陶瓷、宗教文物、古籍文献、古建藏品等25大类,其中珍贵文物占藏品总数的90%。
宝物故事
《伯远帖》,晋,王珣书,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厘米,横17.2厘米,此帖与陆机《平复帖》为现今仅存的两件晋代名人法书。
王珣《伯远帖》自乾隆十一年(1746年)进入内府,经乾隆品题,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并藏在养心殿西暖阁内的尽间,乾隆御书匾额“三希堂”。
王珣行书《伯远帖》局部图
1911年至1924年溥仪出宫前,《伯远帖》、《中秋帖》曾藏在敬懿皇贵妃所居的寿康宫,溥仪出宫之时,敬懿皇贵妃将此帖带出宫,后流散在外。1951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将《伯远帖》、《中秋帖》从香港购回,交故宫博物院收藏。
讲解员王思雅
王思雅,女,中共党员。2019年入职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有丰富的讲解经验,曾多次完成讲解接待工作并参与各类教育活动的策划与执行,担任2020年“多彩的故宫,秋日的唯美”秋季直播活动主播,多次参与“故宫知识课堂”线上讲授,2022年冬奥会期间圆满完成外交讲解接待任务,曾获北京博物馆学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北京地区博物馆讲解员选拔赛”二等奖;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北京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北京市优秀讲解员荣誉称号。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
2021年6月,北大红楼推出基本陈列“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相关历史,成为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阵地。
2021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北大红楼参观“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重温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开展革命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酝酿和筹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地,在建党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要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尊重历史事实,准确评价历史,正确学史用史。
“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围绕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早期建党人物,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北京革命活动的光辉历史,着力展现北京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所具有的独特地位、独特贡献、独特价值。展览分为6个部分,19个单元,共展出图片958张、文物1357件。同时,展览将北大红楼内旧址纳入参观流线,复原展示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毛泽东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陈独秀工作过的文科学长室等6处旧址,让展览与旧址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宝物故事
《新青年》第6卷第5号“马克思研究专号”,由李大钊组织编辑,集中刊登介绍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从不同角度、立场来介绍和评价马克思及其学说,把对马克思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其中,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不仅主张用马克思的学说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而且积极提倡与各国的实际相结合。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作者李大钊。1919年9月和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第6卷第5号、第6号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该文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该文的发表,表明李大钊完成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讲解员马志乾
马志乾,女,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讲解员。2020年底参加讲解工作,累计讲解100余场,服务约4000人次。曾参加“赓续红色血脉 致敬百年辉煌”第二届香山革命纪念地红色故事集中展示活动暨香山宣讲联盟成立仪式;2021年12月,在“铭记光辉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精彩还在继续
期待明日更多
“藏品故事”
感悟炙热的
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