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园·怀古惜今 赏畅园建筑
2022-05-24 20:4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苏州畅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庙堂巷,建于清末,占地面积仅一亩有余,是江南园林中最为“迷你”的小园之一。畅园可以说是在“螺蛳壳”里做足了“道场”的典范之作。

中国园林博物馆中的畅园,整体复建了苏州畅园。在保持了原貌同时,结合场地条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充分展现出苏州园林造园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成就。

畅园的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以及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等造园艺术技巧,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

畅园一览

正厅留云山房

房以云名,有散淡脱俗之意。留云二字,尽显以自然为友,洒脱超然之雅志。“满园春色堪入画,一池秋水总宜诗”,门口的楹联将园林的环境一语道破,满园春色之时,百草丰茂,湖石嶙峋,加上一池碧水,游鱼穿梭,富得自然之趣。

延辉成趣亭

延晖成趣,或许是想延续春晖久留新柳,或许是想延续余晖挽留金黄色的宁静,痴痴地在小亭中独享一份人间朝夕与四季,自生久留之意,自得赏晖之趣。仔细看这座亭子,它的屋檐高高翘起,形成一条条优美的曲线,体现的是苏州建筑的轻盈之感。

水榭船厅

“涤我尘襟”一出,引人联想,意为用池水洗去沾染在衣襟上的浮沉,似乎跨越时空,与“濯缨水阁”发生了诸多联系。的确,不管是濯吾缨还是涤我尘襟,都道出了园主人想要洗去尘浊,飘然隐逸的心境。

苏州畅园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畅园之畅,在水景,在画意,更在主人心境

苏州畅园所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所蕴涵的中华哲学、历史、人文习俗是江南人文历史传统、地方风俗的一种象征和浓缩,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重大的艺术价值。

在特殊时期,跟随园博馆一起云端打卡,开启你的园林历史学习之旅吧!

中国园林博物馆线上更多精彩展览与科普内容,邀请大家浏览体验!


作者:

中国园林博物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