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老饕梁实秋
2022-05-25 16:5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1985年,梁实秋完成了文集《雅舍谈吃》,共收录回忆故乡美食的57篇文章,既有西施舌、佛跳墙、乌鱼钱、海参、鱼翅、蟹、白肉、两做鱼、瓦块鱼、满汉细点、烧鸭、狮子头等精美高档美食,也有汤包、豆汁儿、豆腐、菠菜、铁锅蛋、粥、饺子、薄饼等日常主副食,还有酸梅汤与糖葫芦、核桃酪等北京小吃。这些美食都有着梁实秋的乡愁记忆。例如,正阳楼的烧饼和山东潍县大葱,东兴楼的糟蒸鸭肝,居顺和、沙锅居的白切肉等。

现列举两例:

餐馆里有一道名菜“红烧大乌”。大乌就是黑色的体积特大的海参,又名“乌参”。上好的海参要有刺,又叫“刺参”。红烧大乌以淮扬馆子做得最好。五十年前北平西长安街一连有十几家大大小小的淮扬馆子,取名都叫什么什么“春”。我记不得是哪一家“春”了,所做红烧大乌特别好。每一样菜都用大小不同的瓷盖碗,这样既可保温又显得美观。红烧大乌上桌,茶房揭开碗盖,赫然两条大乌并排横卧,把盖碗挤得满满的。吃这道菜不能用筷子,要用羹匙,像吃八宝饭似的一匙匙地挑取。碗里没有配料,顶多有三五条冬笋。但是汁浆很浓,里面还羼有虾子。这道菜的妙处,不在味道,而是在对我们触觉的满足。我们品尝美味有时兼顾到触觉。(《海参》)

北平苦旱,不是产鸭盛地,惟近在咫尺之通州得运河之便,渠塘交错,特宜畜鸭。佳种皆纯白,野鸭花鸭则非上选。鸭自通州运到北平,仍需施以填肥手续。以高粱及其他饲料揉搓成圆条状,较一般香肠热狗为粗,长约四寸许。通州的鸭子师傅抓过一只鸭来,夹在两条腿间,使不得动,用手掰开鸭嘴。以粗长的一根根的食料蘸着水硬行塞入,鸭子要叫都叫不出声,只有眨巴眼的分儿。塞进口中之后,用手紧紧的往下捋鸭的脖子,硬把那一根根的东西挤送到鸭的胃里。填进几个之后,眼看着再填就要撑破肚皮,这才松手,把鸭关进一间不见天日的小棚子里。几十百只鸭关在一起,像沙丁鱼,绝无活动余地,只是尽量给予水喝。这样关了若干天,天天扯出来填,非肥不可,故名填鸭。一来鸭子品种好,二来师傅手艺高,所以填鸭为北平所独有。(《烧鸭子》)

1947年,北平城外靠提供酒店用的烤鸭原种为生的农家

读者至此可能要问了,为何梁实秋能写出这么多有关吃的美文,这除了与他的高超的文字表达能力有关外,还得益于他的美食家的家庭背景。“我父亲是厚德福的老主顾,和厚德福的掌柜陈莲堂先生自然有了友谊。家父力劝扩展,莲堂先生心为之动,适城南游艺园方在筹设,家父代为奔走接洽,厚德福分号乃在游艺园中成立,生意鼎盛。从此家父借箸代筹,陆续在沈阳、哈尔滨、青岛、西安、上海、香港等地设立连锁分店,家父与我亦分别小量投资几处成为股东。”(梁实秋《岂有文章惊海内—答丘彦明女士问》)

梁实秋与父亲梁咸熙

本文选自2020年第2期《北京文史》

作者:刘宗永

单位: 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 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


作者:

北京参事室文史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